作者简介

黛博拉•布鲁姆(Deborah Blum),麻省理工学院奈特科学新闻项目(KSJP)负责人,Undark杂志的创刊出版人。她还是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的前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终身顾问。1992年,她因灵长类动物研究系列报道获得普利策奖。此外,她还为《纽约时报》《连线》《时代周刊》《发现》《卫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撰稿。

内容简介

《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纽约观察家报》《出版人周刊》联合推荐

“布鲁姆将化学和犯罪小说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个邪恶的、令人手不释卷的故事,读起来更像雷蒙德•钱德勒而不是居里夫人。”

——《纽约观察家报》

《毒理学破案手册》讲述的是关于化学和刑侦、毒药和谋杀的迷人故事,作者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终身顾问、普利策奖得主,她通过11种具有代表性的毒物和相关著名案件的侦破,简述了毒理学这门现代科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诞生以及随后的应用。

在20世纪初的纽约,毒物为完美犯罪提供了一条捷径。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办法能检测出尸体中的有毒物质,下毒者在用毒药解决麻烦后可以逍遥法外,以至于下毒杀人盛极一时。当时,科学在坦慕尼协会控制的验尸官办公室里没有一席之地;而且腐败猖獗,死亡证明由警察出具,只要买通,死者哪怕七窍流血也会是“自然死亡”。此外,20世纪初的工业创新使得大量现代毒药涌入美国,为聪明的下毒者创造了新的机会,也为早期的法医侦探带来了新的挑战。普通人为情为财下毒害命,更可怕的是,美国政府为了禁酒,公然在酒类饮品中下毒……

所幸,1918年,一位超凡的病理学家查尔斯•诺里斯排除万难获得聘用,成为纽约首位训练有素的药物检测者,随之,下毒游戏永远地改变了。诺里斯甫一上任,就招募了天才的化学家亚历山大•格特勒,二人一起创建和领导了该市首个毒理学实验室。在他们的努力下,毒理学在美国成为一门令人敬畏的科学,他们开拓性的科学侦察工作,不仅让许许多多下毒者无所遁形,也让司法系统面目一新,而他们培养的人才也散布到美国各地成为法医办公室的负责人和中坚力量。诺里斯和格特勒以自己的科学贡献,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毒理学的先驱和司法的守门人。

《毒理学破案手册》出版后在美国大受欢迎,由作者编剧,拍成了同名纪录片。


黛博拉•布鲁姆(Deborah Blum),麻省理工学院奈特科学新闻项目(KSJP)负责人,Undark杂志的创刊出版人。她还是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的前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终身顾问。1992年,她因灵长类动物研究系列报道获得普利策奖。此外,她还为《纽约时报》《连线》《时代周刊》《发现》《卫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撰稿。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alingcat
    氯仿、甲醇、氰化物、砷、汞、一氧化碳、镭、乙醇、二氧化碳、铊,最可靠的毒药是什么?本书写爵士时代的毒药谋杀,让人想起芝加哥、想起老一辈侦探小说,但其实一半是案件,另一半是毒物的药理-化学知识。作者是科学新闻项目负责人、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前主席、重要媒体撰稿人、普利策获奖者,故事讲得起伏跌宕,科学细节严谨细致。看的时候会有点背脊发冷,暑假解暑读物。08-01
  • 安吉可
    故事因为真实而更加让人背脊发凉!仿佛穿越到阴雨迷蒙的20世纪早期的欧洲,身历其境地临场体验了那一场场充满诡秘气氛的神秘死亡现场,死者双眼大睁、躯体扭曲变形、脸色肿胀苍白、内脏腐烂充血、七窍流血而亡……而凶手却披着伪装的外衣,在一场场虚假的痛哭中暗自洋洋得意,满满都是人心叵测,是人性险恶!02-11
  • 栉海
    结构太长太拖沓了,把好的部分都败坏了03-10
  • 书不释手
    23.08.0907G毒物科普学,还挺有趣的。(氯仿,甲醇,氢化物,砷,汞,一氧化碳,镭,乙醇,二氧化碳,铊)分析这些毒物的特性,加入了曾经美国历史上,使用它们犯案的一些特定谋杀案件,以及法医学的判断。详尽科学严谨,值得一读。“最可靠的毒药莫过于时间。”08-09
  • 糯米主义
    这个翻译跟我机翻出来的综述一样一样的。08-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