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浦洛基Serhii Plokhy
烏克蘭人,小學至大學初期在烏克蘭接受教育。蘇聯解體後於1996年前往加拿大Alberta大學的烏克蘭研究中心研究,2007年轉入哈佛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的主任至今。因2014年3月克里米亞事件,決定撰寫本書。
其研究領域涵蓋烏克蘭、東歐和冷戰,著作被翻譯為烏克蘭文、俄文、白俄羅斯文、簡體中文、愛沙尼亞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作品屢次獲獎,其中2014年在紐約出版的《最後的帝國:蘇聯的末日》一書獲得:「普希金之家俄羅斯圖書獎」、「萊昂內爾‧格爾伯圖書獎」和「安東諾維奇獎」。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完成約近百本譯著,譯有《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老年之書》、《文化與抵抗》、《帕德嫩之謎》和《非洲失落的白色部落》等書。

内容简介

20世紀,索忍尼辛:「烏克蘭很快就會看出,分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21世紀,普丁:「我一直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一個民族。」

2014年烏克蘭向西方靠攏,

「迫使」俄羅斯出兵攻打自己「同胞」。

這不是單純的國際競爭與軍事危機的縮影。

背後乘載的是500年來歷任統治者努力打造的民族認同,

更說明烏克蘭一直以來都處於俄羅斯創國神話的核心位置。

*「何謂俄羅斯民族」絕不僅是學術問題,這關係今日歐洲東部的戰爭與和平!

*本書深入解讀俄羅斯新帝國主義的背後陳因,了解歐亞局勢必讀!

*採民族主義視角重新解讀俄羅斯過去與未來,值得深陷民族認同的所有人借鏡。

*俄烏在2014終於走向戰爭,這場戰爭預示了一場不可逆的局勢!

*假若民族認同與國家野心無法並行,是否將會導向新的戰局?

◎頂尖東歐史權威、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浦洛基最新力作

◎出版即獲邀至美國戰略智庫專題演講

★201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終結了500年來的俄羅斯認同?

2014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克里米亞危機,國際局勢轉趨緊張。此一衝突,是俄羅斯欲阻止烏克蘭向西方靠攏,因為一旦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的帝國願景恐難以實現。

俄羅斯,從帝俄時代到蘇聯時期,都是無可忽視的大國。領土曾一度擴及今日波蘭等地。作為冷戰時代世界兩強之一,如今的俄羅斯卻只能艱難地擠入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當普丁上台,其一舉一動,彷彿正召喚昔日的光榮與領土的野心。他曾說:「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同一個民族」,而攻打「自己同胞」烏克蘭的決定,卻說明了「民族意識」正是此一「野望」的核心。但本書作者認為,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卻昭示著更為嚴峻的內部矛盾,甚至說明這段500年的泛俄羅斯民族建構之路已然斷裂。

★不存在的「泛俄羅斯民族」

普丁並不是第一個強調民族認同的統治者。在十五世紀莫斯科公國脫離蒙古掌控後,從伊凡三世開啟的收復「羅斯土地」願景、十八世紀凱薩琳大帝瓜分波蘭,以及二戰期間蘇聯向西擴張,都是本著基輔羅斯的名義。在俄羅斯人美好的歷史記憶中,十世紀至十三世紀的基輔羅斯是個偉大祖國,領土範圍包含今日俄羅斯、烏克蘭與白羅斯。更引入基督宗教成為全民族的共同信仰。

以這段歷史為底,十八世紀俄羅斯接受來自西方的民族性概念,經由知識份子的努力,透過語言管控、歷史教科書的書寫,將民族文化結合過去的王朝世系與宗教概念,於是一個包含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的「全俄羅斯人」概念於焉誕生。而蘇聯時代拆解了三個民族共通的認同,才促使今日俄羅斯菁英必須重新組裝這個概念。

這個民族概念的核心是烏克蘭。烏克蘭首府是基輔羅斯的統治中心,少了烏克蘭,俄羅斯的歷史就只剩下蒙古的淵源,既無法上溯至基輔公國,也無能連結於羅馬的血脈。且位於俄羅斯西邊的烏克蘭,在歷史上是俄羅斯西化的關鍵,在今日也位於俄羅斯往西歐擴展的路徑上。因此,不論今日俄羅斯的舉動為何,其他國家又如何解讀,他們都得解決以烏克蘭為中心的歷史問題。

★要當單純的民族國家,還是破碎的帝國?第二次冷戰危機?

數百年來,什麼是俄羅斯人?國家邊界的盡頭又在何方?這些問題縈繞俄羅斯領導的心頭。

從帝俄時期大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的「三位一體」,到「我們都是蘇聯人」的概念,俄羅斯都居於老大哥的位置。到了後蘇聯時代,面對各共和國的獨立,俄羅斯得做出決定,要當一個以俄羅斯人為主體的國家,或者繼續懷著帝俄之夢,然後想辦法控制新局。

這是一本採民族主義觀點理解俄羅斯過去與未來的重要著作。在19世紀以來,民族主義興起,促使現代國家的出現,卻也帶來諸多衝突。作者預言,假若俄羅斯無法尋找出自己的道路,當民族認同與國家野心無法並行,必然會讓國際局勢持續緊張,最後走向新的戰局。

◎好評

浦洛基在本書表現出只見於大歷史家的身手:用活靈活現的方式把古今聯繫起來。他說明了俄羅斯歷經多個世紀打造的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是如何導致普丁入侵烏克蘭和兼併克里米亞的行動。本書仔細豐富地訴說了歷史和神話之火是如何從第一個沙皇、彼得大帝、布爾什維亞、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直燃燒至蘇聯的崩潰。在天天都有俄羅斯新聞和人人都是俄羅斯專家的今日,本書是那些想透過報紙頭條之外了解俄羅斯的人所不可不讀。——卡斯普拉沃,著有《冬天正在來臨》

本書是對俄羅斯民族主義一個淵博的闡述。俄羅斯的歷史顯示,其民族主義充滿矛盾,既兼容又排他,既普遍主義又認同主義,而且這些矛盾時而快速彼此轉換,時而同時並存。作為本領域的行家裡手,浦洛基顯示出俄羅斯想要變成一個對其人民和鄰國來說更好的國家,所面臨的挑戰。——韋斯托德,著有《冷戰》

本書內容博學、深入且出現得正是時候,他以引人入勝的筆觸縷述了俄羅斯民族走過多個動盪世紀時所經歷的故事,從其出現的最早期一直談到現今的普丁政權。浦洛基是國際知名歷史學家,對自己專研領域的掌握少有人能出其右。有著成竹在胸的自信和一雙利眼,他把俄羅斯歷史中的反諷、偶然性和悲劇一一道來。本書任何想要了解今日俄羅斯的人都應該一讀。——史密斯,著有《拉斯普京》

浦洛基雄辯地回顧了俄羅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歷史起伏……這個透徹分析讓我們得以穩當地從歷史脈絡理解普丁總統在二十一世紀的外交政策。——《出版社週刊》「星級推薦」

一部出現得合時和無可挑剔的作品,說明了俄羅斯是如何在強大起源神話的驅策下,矢志奪回失去的領土……浦洛基再一次顯示,他是這個領域的大師。——《科克斯書評》


作者簡介

浦洛基Serhii Plokhy

烏克蘭人,小學至大學初期在烏克蘭接受教育。蘇聯解體後於1996年前往加拿大Alberta大學的烏克蘭研究中心研究,2007年轉入哈佛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的主任至今。因2014年3月克里米亞事件,決定撰寫本書。

其研究領域涵蓋烏克蘭、東歐和冷戰,著作被翻譯為烏克蘭文、俄文、白俄羅斯文、簡體中文、愛沙尼亞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作品屢次獲獎,其中2014年在紐約出版的《最後的帝國:蘇聯的末日》一書獲得:「普希金之家俄羅斯圖書獎」、「萊昂內爾‧格爾伯圖書獎」和「安東諾維奇獎」。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完成約近百本譯著,譯有《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老年之書》、《文化與抵抗》、《帕德嫩之謎》和《非洲失落的白...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鎮長
    雖然早知道這是一部“描述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建構”的專著,不過讀到後來還是覺得無趣,可能說到底我對這個主題沒那麼有愛。如果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麼民族主義恐怕也是半斤八兩。這年頭還會信仰這玩意的,不是唐吉軻德,就是心懷叵測。一種被建構出來的產物,無視於古代的原意而強行連結,塑造成自身所需的政治宣傳,只能自欺欺人。以本書的例子來說,“俄羅斯”這個名稱,指代的並不是現代的那個民族國家。隨著政治需求不斷的被重複形塑,利用。今天的烏俄衝突是國際政治問題甚於歷史,顯而易見。本書的專門性很強,不適合大眾,但這方面主題研究的,倒是個很好的參考。01-29
  • 神都不爱的男子
    东亚民族发明学的绝佳参考书,东欧的今天就是东亚的明天。12-27
  • 铁骨铮铮墙头草
    民族认同问题很好的展现出了历史的特性,它仅仅在对应于某一段特定的时序才具有意义。现实也是历史的候选者,我们深受环境影响形成了各自的史观逻辑,并在某些议题中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选择观点。但真正的史观从来不会站队,它只是单纯诉说过去,工具化的利用它只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如今的俄乌问题即是如此。对于这一片起源于基辅罗斯的地区来说,它们在历史的鞭策下曾经多次分分合合,在不同时期有着各自的经历和认知,但就结果而言,它们是民族融合的一次失败,错过了最佳时机,在专制统治不再占据主导的现代社会,想要重铸这个过去未曾真正存在过的民族国家更会是困难重重。04-06
  • 小糊涂神
    主要论述了俄国不同时期与政治纠缠不分的民族问题。彼得大帝以降:东(正教与斯拉夫民族性)和西(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冲突从未消弭。为了赋予政权合法性和扩张正当性就必然要坚持前者,而坚持前者就必然排斥宗教宽容和西化政策,结果就是沙俄在东西之间反复横跳。三次瓜分波兰为俄罗斯带来了广袤的领土,却也带来了难以驯服的臣民,在收编波兰地方精英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帝俄转而诉诸泛斯拉夫民族性教育,利用哥萨克人打压波兰人,却未料反而促使前者产生了独特的乌克兰人民族性。同化乌克兰人的问题同样反映出东西矛盾: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摇摆,而未能完善学校系统普及俄罗斯语而是单纯禁止乌克兰出版物的全面打压政策则再次体现毛熊的粗糙。到了苏俄乃至今日俄罗斯大致也是这种性质,民族主义一会是负债,一会又是资产,完全因应政治形势。04-04
  • 大寨核桃露
    欧洲之门作者以俄国及俄国人概念变迁为轴心撰写的俄国史,不过我印象比较深的点在于今日我们熟悉的彼得大帝、恐怖伊万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斯大林为塑造自己的正当性而构建的历史形象,反过来普在今天也要不断通过构造这种类斯大林形象来维持自己的正当性,从这个角度而言斯还真是个成功把自己的阴影投射到了俄国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强人04-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