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爱伦堡(1891—1967),文学界有较大影响。

内容简介

《人,岁月,生活》1960年开始在文学出版社奉上级指示以作家出版社的名义采用内部书的形式开始翻译出版,同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能激发我们新的思考。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李定国两蹶名王
    图书馆上架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爱伦堡《人.岁月.生活》新版,真是岁月如梭啊,这是我在南大图书馆最早借的书,如今我都快毕业了……03-14
  • observer
    迄今为止看过字数最多的一部作品,处处透露出人生的智慧以及俄罗斯文学的优雅05-29
  • 成知默
    爱伦堡一再声称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无动于衷的编年史家”,因而,虽出生于尼古拉二世遇刺的同一年,成长于反犹背景之下,少年时即投身于俄国革命,亲历了一战、二战、西班牙内战、苏联大清洗、二战后的冷战等历史事件,见证了一个世纪的深重苦难,爱伦堡却无意做历史年鉴式的书写,相反,他的历史记录常是切片式的、甚至稍显浮光掠影式的。而相比于时代的风暴,爱伦堡更关注人,他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那些人,在一个“人想活着,人在死亡”的大背景之下,一个个具体而杰出的人的内心世界与命运,以及他们忧伤的、甚至是悲剧性的结局。从纷繁芜杂的记忆碎片中追本溯源,回望自己一生的同时,爱伦堡贡献了闪耀着各自风华的人物群像,“我此生见过了一些决定了一个世纪面貌的人”。同是俄罗斯作家所写的鸿篇巨制回忆录,此书不如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10-21
  • Φ
    俄国文学圈在巴黎的八卦,信息量很大,需要熟识时代背景。艺术家们的生活确实可以给予我等常人许多启发。09-19
  • 念青
    这不仅是伊利亚爱伦堡的一生,也是活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黑暗,战争,饥饿,浪漫,激情的苏联和欧洲人民的写照,交织着爱伦堡关于文化绘画艺术,战争与和平的所见所闻的见证和理解。爱伦堡的一生与很多作家画家有过交集:巴尔蒙特,阿托尔斯泰,莫迪利阿尼,毕加索,勃留索夫,茨维塔耶娃,奈兹瓦尔,格罗斯曼,聂鲁达,艾吕雅,在他笔下他们不是带着大艺术家光环而是普通朋友真实随性的形象丰富而饱满。经历巴黎流亡,对波兰犹太人屠戮西班牙内战,苏联集体化建设的艰辛过程,浪漫主义精神下对知识渴求,文化扫盲, 新意识最初萌芽,二战后和冷战中各国人民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等。最后精准预言到未来艺术文明的凋落。也不禁问道:原子时代,艺术是否注定要死亡?反射出每个人包括作家,人民与时代的关系,似乎所有人都被时代的漩涡困住,寻不到道路。05-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