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彭信威(1907—1967年),江西安福人。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解放前先后就职于南京内政部、上海神州国光社、福建人民政府、国立重庆大学、重庆复旦大学等部门,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专员、上海经济调查所副主任兼《社会经济》月刊总编辑、无锡中国银行襄理、中中交农四行派驻贸易委员会稽核、国防最高委员会设计专家。曾以驻美特派记者身份参加第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英、俄、日、法、德等诸国语言,尤精英语。解放后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教授。主要着作及译着有《中国货币史》、《战后世界金融》、《银行学》、《各国预算制度》、《哲学概论》、《日本近代史》、《中欧各国农业状况》等。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本述了我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的六次重大的演变: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本书是彭信威教授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货币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开创了将钱币学与货币史、与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拓宽了钱币学研究者的视野,促成了钱币学的形成。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院丸嗣
    算是勉强读完吧,宋元时期的货币情况大致了解了,后面的明清还是需要等到看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再继续阅读,现在这样也算是足够了。 书里理清了我的不少疑惑,首先是半两和通宝的名称变化,然后是历代的信用机构和货币理论的发展,钱币的形制方面扫过也就算了,毕竟需要的理论储备还是比较多的,还有汉代的“金”与后世的“金”概念未必相同,前者或许指黄铜,而后者才是真的黄金,与此相同看起来唐代的官吏俸禄不如宋代,但是按作者的观点,唐代低级官吏的俸禄还是比宋代高的。 另外看下来最有趣的一点就是解了我看史书时“物价踊贵”“斗米万钱”的疑惑,当时看着只是单纯地惊讶于乱世粮食贵,但是没想到确实也还有因为铜币发行过量而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所以钱贱粮少的情况下物价才抬高到了如此地步。 读这类专题史还挺有意思的。09-22
  • 曼城十号梅西
    信息量很大,读的囫囵吞枣,应该当工具书用~02-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