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杰伊·帕里尼(Jay Parini),1948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5年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任教于米德尔伯里学院至今,担任英语及创意写作教授。
帕里尼被誉为“一流的诗人、深受尊敬的批评家、杰出的小说家、传记文学的革新先锋”。他是一位高产作家,有 诗集《减的艺术》等六部,小说《最后一站》《本雅明的交叉点》等八部,批评文集《诗歌为何重要》《应许之地:改变美国的十三本书》等,以及作家传记《约翰·斯坦贝克传》《罗伯特·弗罗斯特传》《唯一的时光:威廉·福克纳传》等。帕里尼还是《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诺顿美国自传文学手册》的主编,也是《新英格兰评论》的创办者之一。
帕里尼的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目前,他与家人居住在佛蒙特州。
译者 | 普照
文学译者,译有《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兰尼: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即出)。

内容简介

苏格兰,1971年。

杰伊·帕里尼尚未走上作家的道路,他还在读文学博士,为论文、爱情、父母的期待、将来的职业而苦恼着。此时,他接到一个任务:照顾一位“来访的拉美作家”。而这位作家正是博尔赫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双目失明,依靠一根象牙柄手杖探路。

于是,应这位远道而来的大师的要求,22岁的帕里尼开上他的旧车,载着72岁、滔滔不绝的博尔赫斯,奔游在苏格兰高地的旷野风光中,开始一场充满波折与奇想的公路旅行。

以这位小学徒为眼,博尔赫斯“看见”壮美的山川与湖泊,他不停地朗诵着头脑中的文学百科全书,也谈论文学之外的家庭与婚姻。他有时固执得让帕里尼恼火,偶尔也流露脆弱,最终,在一代巨匠投下的夺目光辉中,年轻的帕里尼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新的判断。

我唯一确定的是,遇见博尔赫斯之后,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便再也不同于以往。——杰伊·帕里尼

杰伊·帕里尼(Jay Parini),1948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5年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任教于米德尔伯里学院至今,担任英语及创意写作教授。

帕里尼被誉为“一流的诗人、深受尊敬的批评家、杰出的小说家、传记文学的革新先锋”。他是一位高产作家,有诗集《减的艺术》等六部,小说《最后一站》《本雅明的交叉点》等八部,批评文集《诗歌为何重要》《应许之地:改变美国的十三《博尔赫斯与我:一场邂逅》》等,以及作家传记《约翰·斯坦贝克传》《罗伯特·弗罗斯特传》《唯一的时光:威廉·福克纳传》等。帕里尼还是《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诺顿美国自传文学手册》的主编,也是《新英格兰评论》的创办者之一。帕里尼的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目前,他与家人居住在佛蒙特州。

译者:普照,文学译者,译有《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兰尼:星星、植物与只言片语》(即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长安
    看完想马上去旅行,去描述高山的羊群如何流动,去穿越苏格兰高地,去重读博尔赫斯和堂吉诃德。作者的文笔逐渐入胜,博尔赫斯是所有预期的博尔赫斯,但读到他站在尼斯湖面的船头笔直地朗诵《创造之歌》,在掉入湖底前他挥舞手杖就一把双刃宽剑时,谁不想都有自己的一匹人生之马与思想小屋呢?要继续对世界大口吞吃啊朋友们,再猛一点。12-07
  • 思郁
    在这本小说回忆录里,帕里尼虚构了一个真实的博尔赫斯。阅读中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帕里尼虚构了哪些对话,借用了多少博尔赫斯的文本和轶事,但并不让人觉得虚假,因为博尔赫斯呈现出来的形象是统一的。这本小说有趣的原因在于,年轻的帕里尼并不知道他是谁,所以才会用一种并不崇敬的目光打量他,他带着一个盲人去旅行并不开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一夜起来上几次厕所,还得担心他跌倒住院,差点溺死等等。但是时隔五十多年年之后,他才能明白这段相处的经历有多珍贵,珍贵到了他能把一段并不如意的几天之旅写成一部曼妙无比的小说。12-07
  • 亵渎电影
    读的时候就猜想作者应该写过电影剧本,后记果然说起初是给电影制片人准备材料,这个故事真的是拍一部好电影的好底子,大概会是《闻香识女人》那个级别的优秀吧。读完这本书,第一时间去下单了一套博尔赫斯全集,先满足一下好故事留下的冲动。01-06
  • 狮子的牙齿
    “小说式的回忆录”这一属性让《博尔赫斯与我》这本书描述的一切显得更加真实。一口气读完。11-26
  • 夜河
    他是博尔赫斯。他会飞。11-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