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著者简介
弗兰克·M.斯诺登(Frank M. Snowden),耶鲁大学安德鲁·唐尼·奥里克历史与医学史荣休教授,专长领域为社会史、医学史,以及意大利近代史等。其著作包括《意大利南部的暴力和大庄园:1900—1922年的阿普利亚》(1984)、《1919—1922 年托斯卡纳的法西斯革命》(1989)、《霍乱时期的那不勒斯》(1995)、《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2006),以及《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2019)。《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曾被美国历史协会授予“海伦与霍华德·R.马拉罗奖”,并荣获美国医学史协会颁发的韦尔奇奖章。
◎ 译者简介
季珊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硕士,曾赴台湾师范大学、剑桥大学交流访问,研究方向为近代英国医疗社会史,发表文章《欧洲最早的医学院——萨莱诺医学院的兴衰》,译有《医学与种族:20世纪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医院》。
程璇,华东师范大学翻译系硕士,曾任联合国学术影响(UNAI)译者,参与《爱情与废墟》故事集、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科技大学影视项目等翻译工作。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热门公开课,《枪炮、病菌与钢铁》式的瘟疫史经典

世界经济论坛首推疫情参考书,一《流行病与社会》读懂公共卫生事业

深刻理解我们的生存处境、全球各文明各社会的脆弱性,

打破周期性狂热与漠视的反应循环。

◎ 编辑推荐

☆ 吸取广受赞誉的耶鲁大学公开课精髓,采用独特的疾病理论与人文历史的双线叙述结构,融会震撼人心的瘟疫史诗与专业通俗的医学科普,还原无数令人落泪的历史细节。不仅是一部医学史,也是一部社会史、思想史,堪称疾病、军事、政治、经济、文学与艺术的复调交响曲。

☆ 流行病的历史还远没有结束。人类社会总是周而复始地疮好忘痛,在狂热与漠视的极端态度之间周期性切换。流行病会带来特有的恐惧与焦虑。为了抗击、预防、治疗或根除它们,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卫生机构、检疫隔离、疫苗接种等公共应对方式,也出现了污名化、寻找替罪羊、逃离等公众反应。回顾不断上演的重大流行病事件,我们处于一个“危险中的世界”,这在社会历史内部有其根源。周期性狂热与漠视的反应循环,全球各文明各社会的脆弱性,将成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的生存处境。

☆ 流行病并非单纯的生物学、医学或公共卫生课题,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M. 斯诺登以超越自然与人文界限的综合性研究,为我们揭示出更重要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艺术和历史变迁关系的理解维度。现实告诉我们流行病有着无比巨大的能量,斯诺登向我们解释何以如此,流行病为什么重要,它如何塑造文明的方方面面。

◎ 内容简介

《流行病与社会》讲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胁无数次逼近人类: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

针对这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流行病,斯诺登将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熔于一炉。

《流行病与社会》论述范围极广,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入展开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塑造艺术、宗教、思想史和战争形态;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又如何让疾病获得适宜环境,迅速传播,肆虐人类。

◎ 名人推荐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再一次使瘟疫与人类的关系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斯诺登教授将人类历史上的多场大瘟疫置于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对它们进行了多维立体的叙述与解读,值得所有对瘟疫史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阅读。

—— 闵凡祥,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社会有数千年的历史,主角远不止人类一个物种,还有时刻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细菌与病毒。病原微生物在现代以前引起的瘟疫常常会整体性地改变世界文明的进程。斯诺登教授这《流行病与社会》展现了疾病大流行与人类文明千年来的纠缠历史,读来令人唏嘘。

——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作者只用五百多页的篇幅就涵盖了一千多年的瘟疫史,这不是一项小任务……非常具有可读性。

—— 克里斯托夫·格拉德曼,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

斯诺登对所有复杂而重要的主题进行了精湛的综合,超越了前人。他将细致入微的医学研究融入更普遍的历史关注中。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 威廉·拜纳姆,《耶鲁极简科学史》作者

《流行病与社会》聚焦流行病的历史和人类所付出的代价,为我们提供了“精彩而清醒”的审视。

—— 保罗·肯尼迪,《华尔街日报》

百科全书式的才华,广阔的研究范围,极高的可读性,《流行病与社会》准备为任何感兴趣的人提供了解流行病的最佳入门课程。

—— 彼得·罗斯,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

在疾病迅速涌现的时代,《流行病与社会》提醒我们在思考流行病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重新思考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社会的关系。

—— 沃里克·安德森,《殖民病理学》作者


◎ 著者简介

弗兰克·M.斯诺登(Frank M. Snowden),耶鲁大学安德鲁·唐尼·奥里克历史与医学史荣休教授,专长领域为社会史、医学史,以及意大利近代史等。其著作包括《意大利南部的暴力和大庄园:1900—1922年的阿普利亚》(1984)、《1919—1922 年托斯卡纳的法西斯革命》(1989)、《霍乱时期的那不勒斯》(1995)、《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2006),以及《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2019)。《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曾被美国历史协会授予“海伦与霍华德·R.马拉罗奖”,并荣获美国医学史协会颁发的韦尔奇奖章。

◎ 译者简介

季珊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硕士,曾赴台湾师范大学、剑桥大学交流访问,研究方向为近代英国医疗社会史,发表文章《欧洲最早的医学院——萨莱诺医学院的兴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死透气了
    这一年读过几本类似主题的书,这一本是最容易读进去的,这当然和本书原为耶鲁本科公开课有关,也和作者是历史学家从而此书没有太多医学专业知识要求有关。整本书基本围绕人类历史上几次大流行病展开,穿插着从希波克拉底到巴黎医学学派的有趣科学史介绍。写艾滋病的部分尤其精彩,收获了一些新知识。可能和讲稿有关,各章风格并不完全统一,也未能各章有机融合最后升华到更高层次,这算是一个小小的不足吧。07-18
  • 本本姜
    好了伤疤忘了疼。SARS已经完全记不起发生了什么,新冠的记忆仅仅一年也已模糊不清。人类,终究战胜不了流行病。11-18
  • 欢乐分裂
    历数各流行病的成因、病理、传播、治疗及后续,惊讶发现其发展趋势的共通性,自鼠疫在公共卫生领域确立模式至21世纪,人类虽狂妄自信可征服微生物界,然而流行病的衰退却并非缘于科技发展,新发疾病与再发疾病的阴影永不会消失,简直是今日镜像,所谓文明在病毒面前脆弱不堪。本书华彩在于将医学科普与社会状况糅合,指出“流行病不是偶然事件,与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密切相关”——利益驱动下造成的环境破坏,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人口流动和激增加速病毒扩散,国家层面政策导向,国别间博弈;借防Y之名“权力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扩张”,这种强制的合法化导致替罪羊、圣人/污名化、狂热病、特定/弱势人群被边缘化。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分别阻止了拿破仑两次扩张,流行病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巨大;肺结核被浪漫想起桑塔格《疾病的隐喻》。07-15
  • 后浪
    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回顾可怕的千年瘟疫史,深刻理解我们的生存处境。06-20
  • 安提戈涅
    显然这本课堂讲义没有经过严谨的整理疏通,使得它更像是一些为了讲课而大量收集但疏于整理的初级材料,缺乏有机整体性。从全书的逻辑、方法论与问题意识来说,遗憾是比较多的,有一些内容近乎于通过讲故事来划水。但是还是get到了一些有用点,其一是科学史视角带来的观念颠覆:科学革命的自下而上性,先有了匠人的技术革新,才有了科学家的科学革命;其二是传染病中暗含的种族、阶级乃至国族问题,不同的人种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差异或者不同国家地区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差异,使得传染病也能成为意识形态进行渲染的工具;还有近代卫生学对人文艺术的影响。如果作者能集中笔力,认真谈这些“流行病与社会”的关系就好了,可惜注水了太多资料性质、背景性质的东西。01-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