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极富影响的文学批评家”。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品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J
    文学批评这种东西向来是见仁见智,此人之肉彼人之毒,布鲁姆作为一个典型的莎士比亚脑残粉,其部分观点值得商榷,但整体看来,《西方正典》对于欧美文学史上诸多名作家的点评和分析还是极具可读之处的。很喜欢布鲁姆的一个观点,“自我在寻求自由和孤独时最终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去阅读:去面对伟大”。我们也许终其一生也无法写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甚至都不能在浩瀚的文学史上掀起一小朵浪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作为读者去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在传世的文字中与他们接近。12-30
  • alain.proust
    布鲁姆诚不我欺,读到“哀伤的结语”果然哀伤,身处新神权时代行将(或业已)回归的文学迟暮年代,文学(艺术)或是以政治、社会、道德的进步为鹄的,服膺于意识形态,或是在代表瞬间的不朽之可能性的流行与通俗文化潮流间浮沉,最终被束之高阁(实则为弃之如敝屣),在此种文学腹背受敌的境遇下,为在审美力量照耀的熠熠星空下歆享自我内在孤独的普通读者和文学批评家前所未有地陷入了何以自处的危机。布鲁姆试图完全摒弃憎恨学派偏好语境的方法转向以偏好文本的文学审美方法切入,以作家之间影响的焦虑重新建构西方经典传承与背叛的互文体系,将陌生性、原创性视为遴选经典的准则,从西方经典中心的莎士比亚之深沉的、吞噬万物的自我(自由的自我艺术家)发散开去,在贵族、民主、混乱时代间四散流布,于自我最深处描绘一幅后基督主义的诺斯替式图景。08-04
  • Lamentos
    以专业文学批评却又少了学院派正襟危坐的严肃,跟随作为阅读狂热者与资深评论家的布鲁姆寻根溯源探索西方经典作品一脉相承的传承史。虽对莎士比亚于其后文学无处不在的“阴影”观点无法完全赞同,但绝对是一扇通向高峰林立西方经典的智慧启示之门。03-12
  • 干燥的白季节
    给作品本身打五星没有任何问题,布鲁姆是那种能告诉你什么是文学或最起码什么是西方文学的批评家。但这个译本绝对需要重译,有足足200多处存在漏译(少词)、多译(加词)、过度阐释以致完全曲解原意的问题。我从没见过国内其它译者把巴别尔翻译成巴贝尔,把科塔萨尔翻译成科尔塔索斯,这只能证明译者对文学的外行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原文表示诺斯替教派的同一个词活生生被翻出了七八种不同的变体。如果说原文难懂的主要原因是布鲁姆的批评风格太随性、涉及的文本太广的话,那么中译本难懂的主要原因就是译者自己都对布鲁姆的理论一知半解,这样一来中文读者觉得此书难读也就情有可原了。08-30
  • 哭之笑之
    布鲁姆好像文学批评的施特劳斯,抗拒当代多元文化背后的虚无主义,在政治无处不在的时代,捍卫经典的审美标准、原创性,让我心情复杂,可敬。另外,最后的书单不错,打开视野。『假如我们读经典是为了形成社会的、政治的或个人的道德价值,那我坚信大家都会变成自私和压榨的怪物。我认为,为了服膺意识形态而阅读根本不能算阅读。获得审美力量能让我们知道如何对自己说话和怎样承受自己。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在读很久了,清理在读,虽然中间没仔细看,也凑合标记了。06-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