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沈国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近代语言史著作,总体论述了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过程、特点,指出日语进入现代汉语的时间、典型的事例。介绍了从17世纪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工作,到20世纪初中国人汉译日书的历史经过。以《时务报》《日本国志》《辞源》《官话》等文本为例,讨论中日之间语词环流的情况。并专门考察了“热带”“陪审”“化学”三个名词在近代汉语里出现和普及的过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张汝荪
    与陈力卫老师《东往东来》对读。11-01
  • 小豹子
    中国近代语言发生了极大的变动,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西方是如何影响中国的?还有严复我们一直评价他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但是他许多翻译的词汇并没有流传下来,这是为什么?对此,学界此前一直泛泛而谈。作者对新词语的传播路径,各种新词语传播的方式与最后的胜出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令人收获颇丰。虽然有些东西,比如有些词汇是由明清时期传教士发明,但在中国走向没落后,又在日本重获生机,再传到中国。可见中日西方之间的新词语传播是多么复杂,尚待后来者,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究。不过作者对此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算是功德无量了。11-15
  • Stadtein
    虽然标题只提到了中日词汇交涉史,但实际上由于这个题材的广度和深度本书几乎可以算得上一部汉语近代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论述新知识的新词的历史。考证广博,论证有力,可能唯一的不足就是因为语言史题材的缘故需要大量引用原文稍显重复琐碎,一般读者可能会觉得有点难读,特别是还夹有文言文、日文和英文。本书揭示了近代中国记录新概念新知识的名词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汉字文化圈,特别是中日两国共同利用汉字创造新词的历史。当然,语言的交往必定与文化的话语权有关,而表达西方来的新知识新概念的汉字新词的传递方向有一个中→日到日→中的变换。汉语在近代的变化之多寡远远超出它在前几千年的变化,了解这个变化的缘起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和汉字本身。02-24
  • Iyan
    研究和论证非常扎实,比起立足于近代西学东渐,变法图强瞬息万变的社会背景下去看词汇的演变,不如说以词语为切片去重新观察那个时代,日本兰学家的治学精神的传承依然可见。最喜欢第一部分还有第三部分有关古城贞吉的部分,没意识到现代中文词汇会有如此多的日本词源04-17
  • 木六
    非此专业生徒者不可窥门径--中日流向词迄16C末至1880s 兰学家二手转译居多 1980s后又有零星; 日中流向词甲午至五四新文化为一高峰 改开后又有大量日语新词流入汉语; 中日互动词则多为日本使用中国典籍词做译词 词侨回归12-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