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横跨学界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知名经济学家。曾任职于世界银行长达15年,是世界银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2008—2011年担任英国国际发展部常务秘书,2011—2014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2014—2017年担任英国央行副行长,于2017年开始担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长。此外,她还曾任教于乔治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她于2015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内容简介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个人从一出生由谁来抚养,接受怎样的教育,长大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生病时接受怎样的医疗服务,老年之后由谁照顾,这看似主观的人生选择背后,实则是维系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契约在起作用,它定义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境况和机会结构。
如今,越来越多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在国内层面,这体现为普遍的生育焦虑、学区房之殇、“躺平”与“内卷”之争、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老龄少子化困境;在国际层面,这体现为民粹主义抬头、全球化遇冷、国际纷争迭起、女性社会角色和种族主义的文化斗争等。
《新社会契约》可谓应时之作,伦敦政治经济学学院校长米努什·沙菲克依据在国际经济机构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大量专业研究成果,依次从育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代际冲突这六大民生问题切入,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的失望情绪是源于技术变革、人口压力、女性角色的转变、环境问题等所导致的传统社会契约的失灵。在她看来,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是一个契机,让人们更直观地意识到彼此的相互依存关系,一个更加慷慨、更具包容性的新社会契约势在必行。
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横跨学界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知名经济学家。曾任职于世界银行长达15年,是世界银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2008—2011年担任英国国际发展部常务秘书,2011—2014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2014—2017年担任英国央行副行长,于2017年开始担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长。此外,她还曾任教于乔治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她于2015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猜你喜欢
-
罗伯特·C·迈尔
-
[印]瑞提什·莫迪(Ritesh Modi)著
-
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
-
Harold Kozna
-
康斯坦斯·布朗
-
[美] 约瑟夫・萨勒诺
-
〔英〕 安德罗•林克雷特
-
高敏雪
-
(美)托马斯.谢林
-
[英] 托尼·卢因
-
威廉·D·江恩
-
饶钢
-
毛新述
-
巫银良
-
(美)巴鲁克·列夫
-
周辉
大家都喜欢
-
文聘元
-
蔡崇达
-
莫言
-
蔡崇达
-
凯茜·霍姆斯
-
胡学文
-
凯瑟琳·麦考利夫
-
胡成
-
常青
-
李晓鹏
-
季益祥
-
蕾拉·斯利玛尼
-
卡伦·克利夫兰
-
[丹]安娜·艾克博
-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
小红书的博主们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