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本斯•纳内(Bence Nanay),安特卫普大学哲学教授,剑桥大学彼得学院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集中在多个领域,如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其专著包括《感知世界》(2010)、《感知与行动之间》(2013)。他因在美学和感知哲学方面的工作而获得著名的洪堡基金会贝塞尔奖。

内容简介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探索艺术、美和品味的本质。本斯·纳内在书中介绍了美学诸领域,同时考虑了西方和非西方的美学传统,并探讨了为什么艺术家、音乐家甚至哲学家有时会误解或认为美学过于精英化。事实上,美学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它无处不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告诉你某件艺术品是好是坏并不是美学的工作,如果有一种体验对你来说是值得拥有的,那么它就可以成为美学的主题。这一认识很重要,因为以这种包容的方式思考美学,为理解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要素以及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斯·纳内(Bence Nanay),安特卫普大学哲学教授,剑桥大学彼得学院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集中在多个领域,如美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其专著包括《感知世界》(2010)、《感知与行动之间》(2013)。他因在美学和感知哲学方面的工作而获得著名的洪堡基金会贝塞尔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im王锋
    读完这本书,孔子的话:万物皆有动人之处,然非众人皆能洞悉,在脑海中盘旋。美学不是精英文学,世人皆有审美的意识,审美主观的,个人化的的体验,它不仅仅取决于审美对象本身,还受到观察者的影响。我们要保持审美谦逊,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审美认知,毕竟注意力、背景知识,文化背景不同,认知会存在差异。另外世间万物的美也包括了生活,生活本身也是艺术。这让我想到审美的力量美学,与之贯串,在欣赏的时候可以保持更平和的心态。03-23
  • 中文系谢葳
    基于认知科学(注意力分配和心理学(纯粹接触效应)的、反西方中心的、反本质论的、反审美判断的,一本美学小册子。它不讨论美学是什么以及什么是美学,而是将重点放在人与工艺品之间的关系,和审美体验如何生成上。属于重塑认知,而非提供知识的一本书。02-28
  • 阿橘
    这本书不属于通识,主要是围绕几个诸如“审美谦逊”的名词展开02-14
  • 美学并不是一种野外工作指南,告诉你哪些体验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这也不是一张能帮你找到它们的地图。美学是一种分析拥有这些体验意味着什么的方法。美学是,而且也应该是完全不带批判性的。 即你的审美评价受你的文化背景影响。由此可见,在进行审美评价时,你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背景。你的审美评价并不是什么普遍的标准。这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个人事项,深深根植于你非常偶然的文化背景中。02-23
  • 事人
    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注意力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和审美体验基本不可能同时存在,至今为止震撼我的影视和书籍,我都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评价,而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我迫不及待想要形成一个审美判断,可能我迫切需要认可或者识别出异己吧。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生活是不可能的,艺术品本就是为了逃离生活的一种虚幻和谎言,但是可以以艺术家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意味着去观看生活,去创造生活。话说美学的讨论书籍为什么这么多,我以为这么主观的事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觉得不需要讨论。我应该不会去学习电影理论之类的东西,为我自己留一片荒芜,这样我就为自己多保留了一些美学体验的可能性。远观不可亵玩焉。02-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