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泉,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原《生活月刊》主编,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2008年、2010年、2013年“亚洲卓越新闻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城殇:晚清民国十六城记》《中华文明访谈录》《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合著)等,纪录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和《大上海》总撰稿 ,多次获得“金鹰奖”“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和“中国纪录片年度作品”等奖项。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中研院”副院长、史语所原所长 黄进兴 作序推荐

作为资深媒体人,张泉尊重历史, 持论公允,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遥远的历史传递给公众。

《荒野上的大师》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广泛阅读了各种回忆录、论文和专著,深入发掘学人的精神、思想与人生,勾勒学人的群像,探究 学界的浮沉,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回望一代大师走过的路。

——“中研院”副院长、史语所原所长 黄进兴

★中国版《人类群星闪耀时》

发掘和重温以陈寅恪、丁文江、李济、赵元任、傅斯年、贾兰坡、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为代表的一代大师的精神、思想与人生;

讲述他们如何在乱世走出书斋,涌入同一时空,披荆斩棘,担斧入山,于荒野上踏出新路,以科学方法探索和重建中国古史,从而改变世界最中国的认知的历程;

不世出的天才,前所未有的一代人,因他们,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在中国的土地上显露峥嵘。

★尊重历史,持论公允,深入浅出

知名作家、原《生活》主编、三届 “亚洲卓越新闻报道奖”获得者,张泉,前后历十年的潜心之作。

【内容简介】

《荒野上的大师》讲述的是1920年代中国考古初创的故事。作者以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营造学社四大机构的发展为主线,描绘了中国考古的诞生经过。这四大机构走出了诸多考古名家,(李济、赵元任、吴宓、贾兰坡、夏鼐、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等),作者以细腻感性的笔法,讲述了他们在考古现场和学术书斋中的工作与贡献,突出了他们在逆境中开辟新天地的勇气和毅力,表现了他们在内忧外患之际凭热血和专业为国效力的事迹。《荒野上的大师》还描绘了当时的诸多重大发现,这些发现让中国在世界考古舞台上有了话语权。

值此中国考古百年,《荒野上的大师》意在重温先行者的精神和品德,希冀今人再创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


张泉,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原《生活月刊》主编,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2008年、2010年、2013年“亚洲卓越新闻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城殇:晚清民国十六城记》《中华文明访谈录》《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合著)等,纪录片《辛亥》撰稿,《五大道》和《大上海》总撰稿 ,多次获得“金鹰奖”“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和“中国纪录片年度作品”等奖项。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祝羽捷
    《荒野上的大师》太好看了,文字里透露着意气风发,写得优雅得体。近代中国的学人们在战乱中,走出书斋,在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拓荒者。张泉用大量的考据和采访揭开了这样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刻画了文化重生中的学人们群像。03-25
  • 乔峰
    非常推荐。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伟大的。07-11
  • 傻冒叔
    四个篇章,群星闪耀,以优雅得体的文字写出了那一代学人的情与义,“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04-03
  • 无聊热带鱼缸
    很值得读的好书,装帧手感也很好。虽然除了事实梳理,缺乏从更宽阔的层面审思这四个部分,只是各自附带几段抒情感慨有点单薄。但那些或是被脸谱化的当代神话,或是名字已经被埋没的赤子,他们本身是追索超越一时一刻的人,回望他们在动荡之世的挣扎,细节越多阅读体验越富足。04-06
  • smile
    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1927年,军阀屠杀,社会动荡,名儒叶德辉在湖南被枪决,章太炎的家产被浙江政府抄没,人人自危。吴宓猜测,王国维此去颐和园,或许是要效仿屈原投江。侯厚培说,早上王国维到办公室与他交谈了一阵,随即若无其事地向他借了五元钱。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未来的世代仍要面对并做出抉择:是信仰科学还是迎合权力,是融入世界还是闭门自守,是努力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是甘做附庸。许多事情听来都是常识,可惜,当人们真的需要做出选择时,最先舍弃的往往就是这些最基本的准则与常识。04-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