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数字人文。代表作《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与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初,包含着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内容的大美术观念传入中国。代表儒家文明的传统绘画每每伴随着传统主义的复兴而繁荣发展,但其背后的一套理学修身系统已然不明确。只有将“画”视作文化、学术之公器,重新审视中国画修身的转向,才能真切感受到深刻的“文化焦虑”。因此,进入美术时代,面对中国画时不禁有三问:1.美术的意义是什么?2.中国画是怎样成为传统与民族文化代言人的?3.现代写生观如何影响着中国画?本书以三个章节,对这三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应。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大脸
    能力有限,看了个大概。第一部分讲“写生”的中西差异,中国不求准确但追求传神,在绘画中找到看世界的方式,是对“道德”的认识体察,西方则是对自然的探知,后随宗教改革而醉心于求真,中国走向了山水文人画,西方走向了风景静物画。第二部分是中国画的改革与传承,新文化运动作古了儒家观念,引入西洋透视技法,山水画没落,此后战争不断,山水情致画家转而投笔国难和人物画,冷峻和悲天悯人的作品成为主流,从家想到国,从众推到己,全是国仇家难。建国后,山水画赋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与宋代延绵的山水不同,此时期的画作充满对美好河山的寄托,对轰轰烈烈革命运动的展望,值得一提的是对红色的解读,红代表旭日东升,寓意崛起之希望,是建设祖国的力量,红代表领袖的威望和人民的敬仰,是热切崇拜的眼光,红还代表投身革命意志的高度纯化02-02
  • FM
    搜尽奇峰打草稿,对于想要大致了解近现代美术概况及其渊源梳理的朋友可以一看,其中还包括“三问”系列的其它两本,山水卷:理想的境界,和书法卷:不为人知的修身世界10-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