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工作中经常碰壁,与他人沟通不畅,生活里总不能称心如意。在这些现象深处,往往掩埋着最真实的问题。当问题到来之时,你有没有深度思考一番它的本质?如果被现象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那么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深度思考,是让我们的努力不再付诸东流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逻辑清晰的解答,完美高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书基于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深度思考法。作者结合各行各业中存在的现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深度思考法的两大关键——现象背后的模型及动力机制,即事物的根本结构和发展变化的动因,系统讲解了实现深度思考的4个步骤,通过改变模型来真正解决问题。大到企业经营小到工作生活,深度思考法将指引你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平井孝志,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经营学系国际经营学专业教授、博士(学术型)。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系研究科硕士课程结业。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商学院MBA、博士(学术型)。曾任职于贝恩咨询公司、戴尔、星巴克、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2017年起任现职。在罗兰贝格就职期间,在制造业、商贸业多个领域开展咨询服务,对全球性战略、新市场开发、R&D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多种战略的制定及辅助执行都颇有研究。在经营战略、市场营销、逻辑思维等企业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庆应义塾大学特聘教授。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目录

  • 前言 条理清晰的答案源于深度思考
  • 第 1 章  想不到大家都不爱深度思考  ——阻碍深度思考的 9 个思维定式
  • 1.1 为什么经过思考还是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
  • 1.2 初级的思维定式
  • 1.3 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定式
  • 1.4 不得其门而入的思维定式
  • 1.5 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
  • 第 2 章  深度思考是什么  ——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
  • 2.1 得出逻辑不通的答案的原因
  • 2.2 通过“模型”及“动力机制”捕捉本质
  • 2.3 MIT 斯隆商学院与系统动力学
  • 2.4 捕捉复杂事物的模型及动力机制
  • 2.5 模型是什么
  • 2.6 动力机制是什么
  • 2.7 理解动力机制,模型的改变与问题的真正解决紧密相连
  • 2.8 深度思考能增强逻辑思维及假设思考的能力
  • 2.9 深度思考的 4 个步骤
  • 第 3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①建立模型  ——通过一张图展示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3.1 认清模型就能看到本质
  • 3.2 正循环与负循环
  • 3.3 建模的要点① 放入 5 个构成要素
  • 3.4 建模的要点② 考虑层次
  • 3.5 建模的要点③ 注重因果,无视相关
  • 3.6 检验模型
  • 第 4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②解读动力机制  ——在长长的时间轴上捕捉模型产生的结果
  • 4.1 由模型产生的动力机制
  • 4.2 动力机制的模式
  • 4.3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①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
  • 4.4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② 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
  • 4.5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③ 探究作用与反作用
  • 4.6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④ 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 4.7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① 探究拐点
  • 4.8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② 研究相变
  • 4.9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③ 锁定本源动力
  • 4.10 动力机制的验证① 探索因果尽头
  • 4.11 动力机制的验证② 可以编成故事吗
  • 第 5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③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找寻支点
  • 5.1 改变模型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 5.2 寻找可以改变模型的支点
  • 5.3 寻找对策的要点① 正确理解前提条件
  • 5.4 寻找对策的要点② 原因不一定接近结果
  • 5.5 寻找对策的要点③ 将思考范围扩展到受影响的方方面面
  • 5.6 寻找对策的要点④ 提升视角
  • 5.7 寻找对策的要点⑤ 想一想“该如何思考”
  • 第 6 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④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实践的重要性
  • 6.1 从实践中得到的反馈可以提高思考精确度
  • 6.2 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
  • 6.3 案例分析① A 先生的新产品推广
  • 6.4 案例分析② B 公司的营销改革
  • 第 7 章  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在日积月累中提高思考的速度和精确度
  • 7.1 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 7.2 从报纸杂志的标题开始联想
  • 7.3 增加“思考的雏形”
  • 7.4 让思维可视化
  • 7.5 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碰撞
  • 7.6 磨炼历史观
  • 7.7 解决无解的问题
  •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