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第一次出现测算经济总量的活动发生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时期,目的是搞清楚国家有多少余力用于战争。当时,除了向市场征收自身的各种开支外,英国政府基本不干涉国家经济的运行。政府切得越多,国民收入就会变小。大萧条的发生后,政府出手拯救经济成为大势所趋,而其前提就是对经济进行全面的体检。不过,由于传统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使得政府任何扩大开支的行为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这严重束缚了政府救济和干预经济的手段。为了解决这一个矛盾,政府开支被解释成为提供公共产品所必须的花费。这种转变使得政府直接成为财富的制造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越来越深地介入到了经济运行当中,并成为能够左右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GDP既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又是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

黛安娜·科伊尔(Diane Coyle),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英国广播公司(BBC)理事。曾任英国财政部顾问,英国竞争委员会委员,英国移民咨询委员会委员。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与保罗·克鲁格曼等人一起入围2015年英国《展望》(Prospect)“世界思想家50人”。

作品目录

  • 前言
  • 01 战争与萧条,GDP的诞生(1700—1939)
  • 国家到底有多强,从有形产品到服务
  • 政府角色转型,现代国民经济核算的确立
  • GDP的定义与计算
  • 定义:GDP是什么
  • 非洲穷吗
  • 硅谷的统计难题
  • 不列颠有惊无险的1976
  • 生产的边界
  • 02 经济刺激,GDP的狂飙(1945—1975)
  • 凯恩斯的遗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
  • 马歇尔援助计划,国家经济核算体系的标准化
  • 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购买力平价转换系数
  • GDP大比较,探索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 03 停滞泥潭,增长乏力时代的反思(1976—1994)
  • “滞胀”袭来,渐行渐远的经济刺激政策
  • 增长的极限,资源与环境的隐忧
  • 人类发展指数,衡量进步的新指标
  • 04 重获生机,技术革命引爆生产率(1995—2005)
  • 技术元素,重新构造GDP增长理论
  • 新范式,通货膨胀的自我遏止
  • 服务业的崛起,计算GDP的难点所在
  • 特征价格法,测量质量改进的新方式
  • 05 大崩盘,充斥金融泡沫的GDP(2005……)
  • 希腊悲剧:傲慢、愚蠢和毁灭
  • 金融业,从中间服务产出到GDP发动机
  • 非正式经济,GDP无法涵盖的“角落之地”
  • 指标仪表板,超越GDP的新方式
  • 06 新方向,21世纪的GDP(未来)
  • 复杂性激增,产品定制时代的到来
  • 免费的服务该记入GDP吗
  • 可持续性该如何衡量
  • 结论——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家统计
  • 致谢
  • 译者后记
  • GDP:风吹草动总关情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