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经济学大家、北大国发院教授周其仁代表作。

经济学基于“理性人”假设,但它应当用来解释处处“不理性”的真实世界。

真实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们往往与“大家公认”的逻辑相抵触。“公认”会发生的没有发生,而“公认”绝不会发生的事却偏偏来。这本书所要揭示的,就是这类“与常理不合”的真实。

作者说,“在村庄田野和象牙塔之间来来回回,调查、访问、整理、汇报,不经意之间就走进了一个书本上没有的学问天地”。

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产权、垄断、人力资产产权、企业家地位、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事实和包含在事实中的逻辑。

如作者所言,本书将经济学置于真实世界,使得理论不凌空蹈虚,而是从问题出发,每一句话都是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不管是经济改革还是教育问题,抑或企业的人力资源,每一个实例都不止是这个领域的案例,而是可以触类旁通,用来解开其他领域的难题,并经受时间的考验。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之一。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著有《改革的逻辑》《竞争与繁荣》《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产权与制度变迁》等。

作品目录

  • 自序
  • 引言
  • 第一章 产权的界定
  • 产权界定
  • 产权改革
  • 第二章 人力资本的产权
  •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刮目相看人力资本
  • 能力定价和高科技产业
  • 学生质量考核的困难
  • 教育专家系统的可靠性
  • 第三章 企业家研究
  • 景气低迷中的企业家行为
  • 新经济与企业家精神
  • 家族经营与非家族经营是一样的
  • 信誉与运气
  • 企业家是钱财不够用之辈
  • 驾驭不确定性
  • 企业家能力竞争的舞台
  • 普通人投资的世纪
  • 三种私人资本和中国经济
  • 入世与中国企业价值的重估
  • 不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会怎样
  • 第四章 公有制的改革
  • 便宜的企业家和昂贵的企业制度
  • 自然人持股:绕不开的话题
  • 企业改制,何谓成功
  • 国有企业:不能不谈“方丈”只说“庙”
  • “庙”里的“好方丈”为何那么少
  • 攫取与公有制企业改革
  • 第五章 竞争、垄断与管制
  • 选一个角度看“垄断”
  • 哪一种垄断扼杀市场竞争?
  • 扩展管制的动力与效果
  • “管制资本主义”的教训
  • 新管制经济学点评
  • 重视中国自己的经验
  • 第六章 另眼看垄断
  • 境外上市卖点的教训
  • 手心手背都是肉
  • “看得见的手”定价,“看不见的手”定量
  • 高科技永远都很“高”
  • 理性的局限
  • 邮政专营的三个理由
  • 自发的梧桐树
  • 要反对的不是重复建设
  • 第七章 市场的守夜人
  • 守夜人的经济学说
  • 另一条印度道路
  • 启动经济和政府退出
  • 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
  • 转型期城市就业也需“软着陆”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