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耗时40年之久?

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逃避全球变暖的现实。

为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合作行动。基于此,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全球减排的战略意义重大。

本书将从碳中和的提出背景开始,逐步为你讲解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我国各行业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转变机遇是什么,以及政府、企业、个人该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探究中国经济社会未来40年的发展脉络,揭开碳中和的神秘面纱!

安永碳中和课题组完全隶属于安永商务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课题组成员为毕舜杰、朱亚明、钟丽、田苗苗、刘倩、杜若琦。

毕舜杰,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先生在零售、消费品、制造和运输等行业均有深厚的实务及咨询经验,拥有丰富的审计、商务咨询及企业融资经验,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提供上市、收购、重组等方面的咨询和审计服务。毕先生还担任安永大中华区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与多个投资基金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关系,并为他们投资的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朱亚明,安永大中华区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主管合伙人兼交易主管合伙人。

钟丽,安永华北地区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安永大中华区能源和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

田苗苗,安永大中华区合伙人、能源资源行业咨询服务主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埃勒商学院金融MBA(2002年),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拥有22年以上咨询经验,曾服务的行业,包括公用事业、高科技、建造及总承包业务、房地产开发、能源等行业。主要集中于公司管控模式、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转型变革、绩效管理及管理会计体系、共享服务设计。

曾负责为一家中国最大的石化企业梳理海外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并在总部开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海外业务的部分财务工作。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等客户提供针对其经营绩效的优化提升的帮助和服务。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并在国家会计学院承担客座讲师。

作品目录

  • 推荐语
  • 前言
  • 第1章 当我们说起碳中和,我们在说什么
  • 什么是碳中和
  •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
  • 未来数十年全球共同行动指南
  • 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 实现碳中和,不只是一种责任
  •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什么是现在
  • 实现碳中和为什么难以及难在哪儿
  • 经济发展需求与节能减排约束:一场速度与质量的博弈
  • 能源转型技术面临重重挑战
  • 碳中和目标下的社会难题
  • 第2章 实现碳中和: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 要素一:技术可行
  • 要素二:成本可控
  • 要素三:政策引导
  • 要素四:多边共赢
  • 第3章 碳中和40年,各行业转变路径及机遇
  • 导图:各行业转变路径导图
  • 碳中和40年蓝图:行业行动指南
  • 能源供给侧
  • 能源需求侧
  • 研究碳的“负排放”技术
  • 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
  • 发展绿色金融体系
  • 总结:碳中和“公式”描绘行业脱碳之路
  • 第4章 实现碳中和,下一步怎么走
  • 给每个人的建议
  • 给企业的建议
  • 给金融机构的建议
  • 给政府部门的建议
  • 第5章 碳中和的多个误区
  • 后记
  • 2060年:零碳的一天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