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温伯格的《咨询的奥秘:寻求和提出建议的智慧》出版近30年以来,一直畅销不衰,被全球众多读者奉为咨询领域的经典著作,影响深远。该书出版16年后,他的《咨询的奥秘(续):咨询师的百宝箱》续写经典,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感悟和启发。在本书中,温伯格以萨提尔的“自尊工具箱”作比喻,向读者展示了智慧盒、金钥匙、勇气棒、祈愿杖等16种工具,对应我们自身具备但却常常被忽略的若干才能。温伯格将向我们传授唤醒这些才能的技巧。

温伯格将生活经历以及数十年的咨询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汇集成一个个轻松幽默的小故事,他的睿智见解宛如颗颗闪亮的珠贝,点缀其中,令读者在会心一笑之余不禁掩卷长思,备受启迪。

本书远非一本咨询顾问手册,作者不仅阐述了对咨询工作的深刻感悟,更折射出丰富的人生智慧。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也不论你在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书都能令你受益终身。

杰拉尔德•温伯格

数据处理领域最负盛名的专家之一,国际著名的演讲家和顾问,美国计算机名人堂代表人物,也是Weinberg & Weinberg顾问公司的负责人。他撰写过《你的灯亮着吗?》《成为技术领导者》《系统化思维导论》《程序开发心理学》等30多本广受欢迎的著作,在西方乃至全球都拥有庞大的读者群。这些读者还建立了专门的组织和网站来讨论和交流书中的思想。要想了解温伯格的其他作品,请访问其个人网站:www.geraldmweinberg.com。

译者简介:

劳佳

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在SAP美国任高级软件支持顾问。业余爱好语言、数学、设计,近年翻译出版了《卓越程序员密码》《周末读完英国史》《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文建筑之旅》等书。

作品目录

  • 版权声明
  • 译者序
  • 萨提尔序1
  • 序言
  • 第 1 章 我能打败树莓酱定律吗
  • 草莓酱定律
  • 只要有果肉块,就不会抹得太薄。
  • 葡萄冻定律
  • 根本就不会有人有空去抱怨葡萄冻。
  • 期望不高,就不会失望。
  • 团块定律
  • 要想学会一件事,就不能什么都学。
  • 萨提尔的自尊工具箱
  • 第 2 章 智慧盒
  • 雷丁读书法则
  • 绝不要去读不值得读的东西。
  • 加里的垃圾警告
  •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 垃圾就别包彩纸了。
  • 弗里伯的直觉筛
  • 任何我不该做的事,我就不该去做——就这样。
  • 智慧还是记忆
  • 智慧盒也犯错
  • 适度理性
  • 不要理性,要合理。
  • 当心合理化
  • 听起来明智的并不见得都明智。
  • 要是疼的话,说明它对你好。
  • 美食需要时间。
  • 要是他们告诉你疼就肯定对你好的话,换个顾问吧。
  • 避免错误推理
  • 亏大钱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纯粹为了钱做事。
  • 赚大钱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做事而不考虑钱。
  • 你要是想靠做顾问谋生,要考虑钱,也要当心其他重要方面。
  • 提防贪欲,特别是自己的。
  • 了解你的局限
  • 无所不知的人最好骗了。
  • 定期检查自己的智慧盒
  • 你不知道的东西可能不会伤到你,但你记不得的东西肯定会。2
  • 没区别加上没区别加上没区别……最后等于很大的区别。3
  • 第 3 章 金钥匙
  • 刨根问底也是好事
  • 波兰斯基指针
  • 要是别人非常肯定它不在那儿,那它很可能就在那儿。
  • 大家都指着的地方就不用看了。
  • 要是你觉得什么事跟你毫无关系,它很可能就对你有用。
  • 金锁
  • 我是想学新东西啊,但我已知的东西收益太好了。
  • 要是你再学不到什么新东西,就该换换了。
  • 锁语
  • 催眠语
  • 编目部门应于2月1日前向IT部门提供零件定价数据。
  • 编目部门(必须)于2月1日前向IT部门提供零件定价数据。
  • 编目部门(会尽力)于2月1日前向IT部门提供零件定价数据。
  • 编目部门(很可能不会)于2月1日前向IT部门提供零件定价数据。
  • 下次就告诉你我们到底要什么。
  • 我下次会告诉你我们到底要什么。
  • 我们下次(需要费很大劲)来告诉你我们到底要什么。
  • 我们还没雇到新的分析员,那我(需要费很大劲)一礼拜工作80个钟头,直到找到新人。
  • 尽快
  • 固定陈述
  • 我是顾问。
  • 第 4 章 勇气棒
  • 懦夫信条
  • 勇气不是一种感觉,而是外在表象。
  • 如何使用勇气棒
  • 勇气 = 找到一切可用的资源
  • 胆小鬼公式
  • 如果你害怕做A甚于害怕做B,那你就会做B。
  • 讨论不能讨论的问题
  • 不说别人想听的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有些人就会照本宣科,即使他们不知道书是谁写的,甚至不知道是哪本书。
  • 不管客户在做什么,告诉他们做点别的。
  • 面对无法满足的要求
  • 自省的勇气
  • “勇气是人类品质之首,它是所有其他品质的保证。”
  • “对风险和回报做出冷静而正确的评估,并按此行事的能力是人类品质之首,是所有其他品质的保证。”
  • 第 5 章 祈愿杖
  • 人们想要什么
  • 祈愿杖能为你做什么
  • 合同谈判的悲惨定理
  • 合同工和代理之间总会有各种问题和争议。关键之处,或者说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对对方的了解增进那么一点点,然后下一次再谈它个昏天黑地。”3
  • 和中介谈个昏天黑地不大可能改善你的处境,因为人家是专业的,你是业余的。
  • 你越是找好的谈判者作为你的中介来改善合同,情况就会越糟。
  • 快乐定理
  • 不管代理抽走多少,你要是不高兴,他们就没饭吃了。
  • 合同应该签多长
  • 你要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不太可能得到它。
  • 第 6 章 侦探帽与放大镜
  • 放大镜的例子:1969年的暴风雪
  • 避免数据偏向
  • 铁路悖论
  • 因为服务太差,所以改进服务的要求被拒绝了。
  • 铁路逆悖论
  • 如果服务太好,服务商可能根本不会听人说起它,于是把服务停掉了。
  • 家庭主妇假设
  • 不要假设你的客户除了等你电话之外就没别的事可做了。
  • 观察中的选择偏向
  • 三角偏向
  • 要是你和数据之间隔着一个三角形,挑斜边走吧。
  • 锤子定律
  • 圣诞节收到一把锤子的孩子会发现所有东西都需要敲打。
  • 没有答案,全是交叉引用。
  • 幻想偏向
  • 做事没效果,就去收集信息吧。
  • 收集信息也没效果,那就去睡觉吧。
  • 危机偏向
  • 遇到危险或拿不准,就开始大喊大叫团团转。
  • 建立你的侦探网络
  • 侦探帽的例子:从糟糕的面试中汲取营养
  • 侦探第一法则
  • 找问题的时候,别陷在你找到的第一个问题里。
  • 侦探第二法则
  • 既被枪打死又被捅死,和只被枪打死一样,都是死。
  • 金黄法则
  • 他们对别人做的事情最终也会落在你身上。
  • 侦探第三法则
  • 从对方问你的问题中获得你需要的信息。
  • 侦探第四法则
  • 如果你想不通怎么会冒出这些问题,也许它们是源于不想让你知道的某种安排。
  • 戴帽子的抚慰效应
  • 侦探第五法则
  • 如果你用到了四年级以上的算术,那很可能你做错了!
  • 要是你不是特别善于思考,就别想太多了。
  • 混乱对既定的秩序有利,利用混乱找到罪魁祸首吧。
  • 第 7 章 是非符
  • 地狱之章
  • 萨提尔的软钉子
  • 戈登初次咨询定律
  • 面对客户的第一个邀约不要说“是”,但也绝不要说“不”。
  • 简单地说“是”或说“不”
  • 诚实可靠的人用不着通过强调自己的诚实可靠来证明自己所说的“是”或“不”,每个人都本能地知道这一点。
  • 是、否和生存规则
  • 如果你非得让每个人都喜欢你,那还是别干咨询了。
  • 转变“是”的规则
  • 转变“否”的规则
  • 卡住的是非符——规则冲突
  • 第 8 章 心
  • 心的问题
  • 好心办坏事
  • 要是在你和你要的数据之间有个直角三角形,选斜边走。
  • 要是有人(C)隔在你(A)和另一个人(B)的心中间,选A和B之间最近的路。
  • 智慧的心
  • 假如你真的有感觉,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 你觉得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 盲目一致与平行悖论
  • 要是你和客户太像,就没什么吸引力;
  • 要是你太不一样,又会把客户吓跑。
  • 怜悯咨询
  • 崇高的承诺
  • 如果你不关心对方或对方的问题,那就不要为他们做咨询。
  • 拼死努力,不如活着成功。
  • 如果有人让你拼死帮助他,那你还是别帮他了。
  • 第 9 章 镜子
  • 你用一根手指指别人的时候,看看另外三根手指在指哪里。2
  • 作为镜子
  • 合同谈判是双方审视自我的绝佳时机。
  • 好的镜子有些人不愿意看。
  • 斯威尼小签名法则
  • 如果你想要承诺有意义,别怨了,签吧。
  • 帮助模式与卡尔的建设性推论
  • 把反馈当作提醒,而不是指责。
  • 肯尼修车定律
  • 最常修或最常换的零件肯定放在最难拿到的地方。
  • 没有什么秘密。每个人都可以观察人类的行为。
  • 萨提尔的三个普适问题
  • 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过去)
  • 我在这里感觉如何(现在)
  • 我希望发生什么(将来)
  • 利用你自己的“全局”
  • 第 10 章 望远镜
  • 别人的“全局”是什么
  • 用望远镜看萨提尔的问题
  • 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过去)
  • 他们在这里感觉如何(现在)
  • 他们希望发生什么(将来)
  • 回应模式
  • 望远镜聚焦清单
  • 我看到或听到了哪些特定的东西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这样的印象?
  • 第 11 章 鱼眼镜头
  • 伊莎贝尔最初的暗示
  • 你永远都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
  • 无可避免的纷繁特殊性定律
  • 要想学会一件事,就不能什么都学。2
  • 对某人有利的,也许对他人有害。
  •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优秀咨询第一定律
  • 不管用就多试几次。4
  • 不管用就试试别的。
  • 不管客户在做什么,告诉他们做点别的。5
  • 唐氏偏差推导
  • 要是太过规则,那就不是观察,而是构造。
  • (不)分离变量法
  • 你越接近找出造成问题的人,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小。7
  • 背景障眼
  • 鱼儿总是最后一个看见水的。
  • 前景幻想
  • 鱼总是第一个注意到空气的。
  • 五分钟法则
  • 客户永远都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会在头五分钟里讲出来。12
  • 萨提尔的三个普适问题
  • 事情是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子的。13
  • 语言经常很有用,但听听音乐总有好处,特别是你自己内心的音乐。14
  • 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过去)
  • 他们在这里感觉如何(现在)
  • 他们希望发生什么(将来)
  • 疑眼镜头
  • 语言和音乐不搭配的时候就指出了一个缺漏。15
  • 所有假的东西都得改正。16
  • 扭曲信道疏通器
  • 如果你收到的信息没法理解,先看看信道是不是通畅。
  • 第 12 章 陀螺仪
  • 生活平衡与身心协调
  • 过程,而非位置
  • 完美姿态悖论
  • 你要想一直单身,去找完美的伴侣就好了。
  • 你要想无法协调,努力寻求完美的协调吧。
  • 内心信息
  • 恐惧议会
  • 体脑指示
  • 相信身体,然后才是大脑。
  • 帕森怪异原理
  • 做出调整
  • 接触对方
  • 等待对方回应
  • 协调对顾问意味着什么
  • 协调的困难
  • 输、赢还是学习
  • 如果你自身协调,你可能赢,也可能输,但你总能学到东西。
  • 越牛越沉默的困境
  • 有些人有魔法(神力),有些人没有。5
  • 越是协调,越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 斯塔尔代理综合征
  • 不管你或他人有多想要,你都不能代别人达到协调。
  • 内欧米的知识印象
  • 经验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唯一的老师。
  • 经验可能是唯一的老师;但它不一定会教你任何东西。
  • 第 13 章 蛋、登山扣和羽毛
  • 登山扣
  • 创造力和免于恐惧
  • 神奇的双重枷锁
  • 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和魔术无异。2
  • 要是它和魔术无异,我怎么知道下次它不会失灵呢?
  • 打破枷锁
  • 有效利用失败
  • 人们在这里是因为他们选择到这儿来。
  • 羽毛
  • 费莉西蒂的羽毛哲学
  • 到头来一切都无关紧要。
  • 既然到头来一切都无关紧要,那我假装它很重要也没关系。
  • 既然到头来一切都无关紧要,那我假装我没在假装也没关系。
  • 第 14 章 沙漏
  • 高效沙漏的零件
  • 新玩意儿从来不好使,但我们总是希望这一次会有所不同。2
  • 杰里的项目生活铁律
  • 总是会花更长的时间。
  • 又快又好
  • 时间会击破所有弱点。4
  • 没有“萝卜快了不洗泥”这种事儿。如果你要做得快,就要做得好。
  • 清醒经验
  • 正确起步
  •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 明天甚至永远都不必做的事情,今天就绝不要做。事实上,再也不要想着去做了。
  • 适时停止
  • 第 15 章 氧气面罩
  • 我们为什么会倦怠
  • 可怕的“应该”
  • 能者多疲
  • 与混乱为友
  • 让混乱发挥最大作用
  • 结束语
  • 流动的工具箱
  • 定律、法则和原理
  • 人名表
  • 参考文献
  • 看完了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