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华为的发展不是偶然的,任正非开创性的管理思想和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华为之所以不易被人理解,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其源头上摆脱了商学院式的理论框架,仿佛黄河源头的九曲十八弯,既有观察现实世界、不断实践的人性感悟,也有横贯东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洞察。熵原本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却被任正非用于研究企业的发展之道,任正非是较早把熵的概念引到企业管理中并系统阐述的企业家。熵的概念是贯穿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精华。本书精心选择华为内部针对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中的“熵”“熵减”等概念的讨论成果并编选成集,其中既有华为高层在管理理念层面的反思,也有中层及一线员工践行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贴近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从而获得激发自身组织及员工活力的方法,更可以从中窥见华为组织活力的一斑。

华为大学,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华为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

作品目录

  • 《熵减》编委会
  • 序言 熵减的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
  •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篇
  • 华为之熵,光明之矢
  • 熵减 ——激活组织和组织的人
  • 组织兴亡律与组织变革
  • 新挑战,新思维 ——《领导力与新科学》导读(节选)
  • 熵减 ——我们的活力之源
  •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 第二部分 业务实践篇
  •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GTS实践之路
  • 熵减之流程、质量与运营
  • 流程之殇,业务之失
  • 雪山上的夏尔巴 ——麒麟变革故事
  • 跨越马里亚纳海沟 ——企业供应链业务优化,给2B业务带来2C体验
  • 过于精细化的绩效主义就是熵增
  • 无路可退, 我们的背后就是莫斯科
  • 重塑组织信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 个人活力是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基本保障 ——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思考
  • 主官是组织导向熵减的关键因素
  • 一切管理瞄准熵减
  • 为业务创新注入新活力
  • 唯有希望,生生不息
  • 第三部分 百家争鸣篇
  •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
  • 用力跑,朝着相反的方向
  • 挣钱难,花钱更难
  • 华为能否走出战略无人区
  • 任正非提了二十几次的“熵”究竟是什么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