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往事与随想》是“俄国社会主义之父”赫尔岑耗时16年写成的一部不朽自传,也是世界回忆录文学的杰作。

全书用编年结构,从作者在襁褓中经历1812年莫斯科大火写起,记述了俄国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19世纪40年代俄国知识界的思想论战、1848年的欧洲革命、俄国农奴制的废除、60年代的民粹派运动等半个世纪俄国和西欧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深情的讲述,诗意的文思,动情的文笔,犹如一幅幅壮阔而精美的历史画卷,展开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社会理想的形成轨迹——少年时期的幻想、青年时期的希望、青春岁月的豪迈,监狱和流放的动荡、家庭的变故、生命的伤痛、与朋友的争论、与敌人的斗争等情节,用包含着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和杂感等的丰富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极强的亲历感、在场感。尤其是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思想对峙章节,当时活跃的俄国大知识分子们在回忆录中纷纷亮相,得到了十分传神的描写和群体塑像的存档,使得这部个人自传具有了思想史活化石的珍贵意义。

本版系巴金与臧仲伦先生的合译本,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1928年2月,年轻的巴金在法国买到一部《往事与随想》,便喜欢不已。这部书伴随着他一生的创作历程,启发了晚年《随想录》的写作,被巴金称为自己的老师。虽然《往事与随想》另有两种译本(其中一种是巴金的续译),但从文笔上讲,巴金的文笔与赫尔岑最为相得益彰,尤其是巴金翻译中参考多种原本,为中译本加了大量注释,对阅读本书大有益处。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1812—1870)作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者,政论家,俄国自由出版发行业的创始人,毕生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的理想世界,曾在欧洲创办《北极星》杂志和《钟声》报,对托尔斯泰的平民观产生重要影响。列宁称赞他是“举起伟大旗帜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人”,在“为俄国革命的准备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一位文学家,赫尔岑以独特的文体著称,代表作有《谁之罪?》《偷东西的喜鹊》以及集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杂感于一体的巨型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巴金(1904—2005)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编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主要作品有《灭亡》《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憩园)《寒夜》《随想录》等。译作有《我的自传》《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集》等。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收获》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其著译结集为《巴金全集》《巴金译文全集》。

臧仲伦(1931—2014)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研究生班。著有翻译通史专著《中国翻译史话》。译作有《驿站长》《双重人格》《克莱采奏鸣曲》《暴风雪》《舞会之后》《大雷雨》《白痴》《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死屋手记》《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作品目录

  • 作者简介
  • 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1840—1847)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我们的朋友
  • 二 在朋友的坟头
  • 第三十章 我们的论敌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尼·赫·克彻尔(1842—1847)
  • 一八四四年的插曲
  • 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 革命前后
  • 第三十四章 旅途
  • 第三十五章 共和国的蜜月
  • 西方杂记(第一辑)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西方杂记(第二辑)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对一些已经触及的问题的思考
  • 第四十二章
  • 家庭的戏剧
  • 第一章 一八四八年
  • 第二章
  • 第三章 心的迷乱
  • 第四章 又一年(一八五一年)
  • 第五章
  • 第六章 Oceano Nox〔拉丁语:海洋之夜〕(一八五一年)
  • 第七章 一八五二年
  • 第八章
  • 后记
  • 追记:豪格
  • 再记
  • 特丁顿出发之前(一八六三年八月)
  • 到达以后
  • 俄罗斯的影子
  • 一 尼·伊·沙左诺夫
  • 二 恩格尔孙夫妇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