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鲁迅曾做过大量的古籍辑佚校勘工作(主要是在清末及民国初年),涉及数十种古籍,以魏晋六朝时代的典籍居多,辑有《会稽郡古书杂集》《谢承后汉书》《众家文章记录》等,校有《嵇中散集》《沈下贤集》等。
鲁迅辑校古籍的活动,在时间上,跨越“辛亥”与“五四”这两个中国政治史与文化思想史的重大变革时刻;在内涵上,体现出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的“旧”的一面,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不过,鲁迅辑校的古籍,大多未正式出版,只有手稿留存;而在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之前,辑校古籍手稿影印公布并不全面,受此影响,相比鲁迅研究的其他领域,此方面的已有研究相对较少。
本书以文献学的实证方法,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考察鲁迅辑校古籍的具体情事。作者利用参加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审校工作的契机,强调将手稿的物质形态作为与文本证据同等重要的史料,从细绎手稿实物的物质形态与文本差异入手,相互印证,判定大量未标署时间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的时间框架、同书多件手稿的序列关系;进而厘清各书辑本卷次结构的演变、序文的渐次形成、鲁迅对清人辑佚学与金石学成果的吸收与订正;解析鲁迅判定佚文归属、佚文的校勘与连缀排次、案语的次第增补与撰定等具体工作细节。很多具体结论,被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吸纳采用。
石祥,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研究员。从事版本目录学、清代藏书史、书籍史研究与鲁迅研究。参与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曾在广东、河北、山东、四川、上海市的多家古籍收藏单位,进行古籍编目鉴定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籍版本学史”以及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撰有专著《鲁迅辑校古籍考》《八千卷楼书事新考》,主编《上海图书馆藏稿钞本书目书志丛刊》,参与编写《学习院大学所藏明刊本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