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以北魏一朝对名号这种政治符号的利用与反馈为中心,讨论了北魏一朝诸多别具特色的名号,深入发掘了名号背后的历史信息及政治文化。这些名号主要包括代国时期的代王号、单于号、可汗号等代表着不同制度的名号,北魏早期道教、谶纬等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号,孝文帝时代华风浓郁的名号,北魏时代的外戚、女主与权臣所使用的特殊名号,以及南北互动中所使用的各类名号等。书稿广泛利用各种史料,对史事进行深入考辨,澄清了学界许多争论已久的重要问题。书稿对名号所涉政治与社会语境之分析研读,构建了一种以讨论政治理想的表达与权力关系的宣示来揭示北朝国家转型的研究理路,为拓展中古史的研究空间提供了可能。

郭硕,湖南湘潭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近期的研究兴趣主要涉及北朝名号与政治文化、“河南洛阳”郡望与北朝隋唐士族社会、魏晋人物形象演变、南北朝史籍文献等问题,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作品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代”“魏”诸号与拓跋政权的名号整合
  • 第一节 “代”国号与“代人”称号之渊源
  • 第二节 鲜卑、匈奴等北族名号与“代王”号的整合
  • 第三节 “魏者大名”:“代”“魏”兼行之意义
  • 第二章 北魏立国之初的名号体系与政权的巩固
  • 第一节 祖先、德运与天命:伴随拓跋珪称帝的名号体系
  • 第二节 “真人”号与道武帝的“好黄老”
  • 第三节 “道武”谥号与北魏皇位继承问题的解决
  • 第三章 “太平”“天师”等道教名号与崔浩的政治理想
  • 第一节 太武帝“太平”诸号始末
  • 第二节 从“究览天人”到“人神接对”:“天师”号之政治涵义
  • 第三节 “太平”“天师”号与政治文化变迁
  • 第四章 孝文帝改制名号与北魏国家转型
  • 第一节 庙号改制与孝文帝对北魏诸帝的历史定位
  • 第二节 北魏“水德”说与十六国北魏历史之清理
  • 第三节 洛阳“中京”称号与孝文帝的政治理想
  • 第五章 外戚、女主、权臣名号与北魏后期的政治文化
  • 第一节 制造外戚:高肇专权与高丽高氏的中原之路
  • 第二节 从“非礼”到“越礼”:北魏的太后名号与文化调适
  • 第三节 “天柱”与“伊霍”:尔朱荣评价之争与正统竞逐
  • 第六章 名号背后的政权竞争与华夷观念转型
  • 第一节 从“索头”到“魏虏”:南朝对拓跋氏称谓的变化
  • 第二节 寄寓北魏的南朝国号:正统之争的另一面
  • 第三节 “岛夷”称号与北朝华夷观的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