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遇见中国音乐艺术》是“遇见艺术”系列中的一册。中国音乐可以追溯至黄帝时代,并曾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音乐历史的背后,也是中国文化、政治、社会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脉络。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特质、代表乐种、审美倾向进行了具体的梳理,涉及从上古时期直到明清的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并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实践背后所蕴含的源远流长的文脉进行探微,以乐释文。

赵文怡,上海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史与音乐美学。同时,擅长演奏古琴,善于将传统的琴乐与多种表演方式融合,如古琴与电子音乐、古琴与交响、古琴与爵士等。

作品目录

  • 内容提要
  • “遇见艺术”系列
  • 前言
  • 第一章远古夏商周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神话与音乐:与神共舞,乐感天人
  • 第二节乐器的诞生: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 (一)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
  • (二)陶制乐器
  • (三)铜制乐器
  • 第三节民歌的萌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 (一)南北民歌的起源
  • (二)原始乐舞与“六代之乐”
  •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礼乐文化的活态运作:移风易俗,安上治民
  •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实践:五声八音,律吕阴阳
  • (一)八音分类法
  •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家
  •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百家争鸣,万壑争流
  • (一)儒家的礼乐思想
  • (二)墨家非乐思想
  • (三)道家自然乐论
  • (四)三分损益律
  • 第三章两汉魏晋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汉魏时期的宫廷音乐与音乐家:胡汉交融,更造新声
  • (一)乐府与乐人
  • (二)鼓吹乐
  • 第二节两汉魏晋时期的歌舞百戏:载歌载舞,鱼龙曼延
  • (一)汉魏歌舞艺术
  • (二)汉魏百戏艺术
  • 第三节汉魏时期的乐论思想:乐有格度,声无哀乐
  • (一)两汉时期的乐论思想
  • (二)“竹林七贤”对音乐的探讨
  •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隋唐宫廷音乐:教坊梨园,盛世强音
  • (一)十部乐与坐立部伎
  • (二)教坊与梨园
  • 第二节隋唐歌舞戏与民间歌曲:且步且歌,声情并茂
  • (一)隋唐歌舞杂戏
  • (二)隋唐民间歌曲
  •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宫廷音乐的衰弱与戏曲艺术的诞生:唱念做打,以戏为鉴
  • (一)宫廷音乐的式微
  • (二)宋代的杂剧与南戏
  • (三)元代杂剧与南戏的新发展
  • 第二节勾栏瓦肆与民间音乐:来时瓦合,去时瓦解
  • (一)歌曲类
  • (二)说唱类
  • (三)傀儡戏
  • (四)说唱小说与器乐演奏
  • 第六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明清时期的民歌与曲艺:通俗传远,关风动人
  • (一)弹词类
  • (二)鼓词类
  • (三)牌子曲类
  • (四)道情类
  • (五)琴书类
  • 第二节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花雅争鸣,群英荟萃
  • (一)海盐腔
  • (二)弋阳腔
  • (三)余姚腔
  • (四)昆山腔
  • (五)梆子腔
  • (六)皮黄腔
  • 参考文献
  • 1.普通图书:
  • 2.汇编类:
  • 3.期刊类: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