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读历史并非简单地浏览史料。《资治通鉴》这部重量级史书卷帙浩繁,涵盖了数十个政权与王朝,1362年间的王朝兴衰与庙堂变幻,呈现政局盛衰图景,刻画执政治国、待人处事之道,不仅仅是一部史学著作,更是包含了无限古典智慧,足可经世致用的伟大作品。“通”在于了解,“鉴”在于实践。历史的意义正在于照见人类的发展历程,使得古今贯通。本书精挑细选多个著名历史事件,展示其背后的谋略、社会洞见与人生哲学,为读者建立起清晰完备的历史认知框架,掌握从历史名著中获取信息和经验的方法。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研究,曾承担教育部青年项目“唐宋政治思想转型视域下的《资治通鉴》”。

作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名师,他的选修课人气之高,曾“刷爆”了学校服务器。他尤其擅长在讲故事之余,剖析其中的史料观点,对比制度差异与观念发展,从而得出人性、谋略、决策与管理方面的真知与心得。相关著作包括《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帝王教科书》《齐家与治国:姜鹏解读<资治通鉴>》《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等。

作品目录

  • 序言 在历史中寻找未来
  • 上卷 理念篇
  • 第一章 历史名著的诞生
  • 北宋文治的时代需求
  • “司马光砸缸”的隐喻
  •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 第二章 司马光的经济思想
  • 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正义
  • 青苗法:法的贪与廉
  • 藏富于民:尊重规律
  • 第三章 司马光的政治思想
  • 东汉征徭:优先性判断
  • 战争无赢家:慎开先例
  • 第四章 司马光的秩序观
  • 三家分晋:谁是秩序的第一责任人
  • 不以好恶为转移:规则正义
  • 三家灭智伯:德与才的关系
  • 第五章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冯道的两极评价:时代的认知变化
  • 下卷 实践篇
  • 第六章 自我剖析
  • 石亭之战的启示:了解自身
  • 光武中兴:坚定目标
  • 淝水之战:认清能力边界
  • 李密败亡:优势之困
  • 第七章 认识他人
  • 崔浩预测:厘清动机与目标
  • 高平陵政变:“唯才是举”的得与失
  • 南朝之亡:提防信任危机
  • 第八章 团队控制力
  • 汉文帝的平衡术:强势方妥协
  • 光武缉盗:赏功与容错
  • 相州大战:放权不疑
  • 第九章 合理计划
  • 隋炀帝的教训:掌握节奏
  • 汉成帝之死:如何看待天命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