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有闲阶级论》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1857-1929)的横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这样一个主旨: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中,标榜自己与正统经济学不同之处是要寻找和分析经济行动的非经济意义。他指出了炫耀消费行动的显功能和潜功能,分析了有闲阶级、企业营利者和机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希望出现工程师集团来管理社会。

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 伟大的美国经济学巨匠、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仑是作为一个辛辣的社会批评家而为一般公众所知的,他这一风格的代表作是《有闲阶级论》一书。但从职业上说,他是个经济学家,是政治经济学杂志的第一主编,并在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上有广泛著述。

作品目录

  • 有闲阶级论
  •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
  • 编者序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金钱的竞赛
  • 第三章 明显有闲
  • 第四章 明显消费
  • 第五章 金钱的生活水准
  • 第六章 金钱的爱好准则
  • 第七章 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 第八章 工业的脱离与保守主义
  • 第九章 古代遗风的保持
  • 第十章 遗留到现代的尚武精神
  • 第十一章 信赖命运
  •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
  • 第十三章 非歧视性利益的残存
  • 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