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美学和影响研究等方法,以译家译作为横轴,以译介时间为纵轴,全面梳理中国和波兰的文学作品在对象国的译介史,深入考察中波文学在对象国的接受状况,比较中波文学推广策略异同,为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波兰文学、文化和国情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文献资料。本书还着眼于找到两国文学及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为我国公共外交策略,特别是对波交流合作提供坚实、有效的文化史料,为中波两国如何开展文学交往、加强文学交流献计献策。该专著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和鲜明的文学气息,被评定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优秀”等级。

李怡楠,博士,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曾任职于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处,获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部长颁发的“文化交流贡献奖”。长期从事中波文化交流工作,深耕波兰文学翻译与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主持或参与数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波文学关系研究”并获优秀结项,在中波两国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用波兰语撰写的专著《波兰文学在中国》获2019年波兰“科哈诺夫斯基文学奖”提名。主译《希姆博尔斯卡信札》《怪诞故事集》《最后的故事》,主编《波兰语入门》。

作品目录

  • 文前辅文
  • 当丝绸与琥珀相遇,神奇之花悄然绽放(代序)——读李怡楠《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 绪论 文学交流——中波友好乐章中的最强音
  • 一、波兰历史长河中的波兰文学
  • 二、中波友好交往中的文学关系
  • 三、影响研究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波文学关系
  • 第一章 中波两国最初的相互认知
  • 第一节 波兰对东方文化的向往
  • 一、传教士、使者、旅行者的游记、传记和文学作品等
  • 二、初具“汉学研究”色彩的早期探索
  • 三、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发端
  • 四、中国文学译介的萌芽
  • 五、与“中国风”相得益彰
  • 第二节 中国对波兰的最初认知
  • 一、传教士带来的知识
  • 二、晚清时期随“西学东渐”入华的有关波兰的知识
  • 三、波兰历史命运对中国近代社会革新的镜鉴
  • 四、中国对波兰在文学层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第二章 中波文学交流初步发展
  • 第一节 波兰汉学长足发展
  • 一、波兰对中国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 二、波兰译介中国文学的发轫
  • 三、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持续关注
  • 四、中国文化、思想、文学的重要研究者
  • 五、汉学研究和文学译介成果为波兰人塑造的中国形象
  • 第二节 波兰文学“鲁迅模式”的汉译之路
  • 一、鲁迅等人对波兰文学的“异域盗火”
  • 二、文学译本的基本样貌
  • 三、中国新文化运动翻译家群像
  • 四、波兰文学译作中的波兰民族形象
  • 五、进步期刊对波兰文学的传播
  • 第三章 中波文学交流走向成熟
  • 第一节 中国文学在波兰的广泛接受
  • 一、中国进步文学大放异彩
  • 二、古、现代文学平分秋色
  • 三、古代文学再占主流
  • 四、文学接受活动的价值转向和审美转向
  • 五、汉学家译者群体
  • 六、文学译介活动塑造的中国形象
  • 七、中国文学的传播平台
  • 第二节 中国接受波兰文学“鲁迅模式”的延续
  • 一、密茨凯维奇译介热潮
  • 二、克鲁奇科夫斯基大受关注
  • 三、现实主义文学地位凸显
  • 四、波兰文学汉译新时期的“报春燕”
  • 五、既有波兰文学形象的扩展和深化
  • 六、文学译介和传播活动“薪火相传”
  • 第四章 中波文学交流日益繁荣
  • 第一节 中国文学在波兰的接受推陈出新
  •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波兰的译介
  • 二、对中国古代典籍和古代文学的持续关注
  • 三、三代汉学家共创中国文学的波兰语翻译事业
  • 四、中国文学译本中的中国和中国人
  • 五、传播平台的主体性凸显
  • 第二节 波兰文学在中国的接受枝繁叶茂
  • 一、波兰文学汉译事业的继承与繁荣
  • 二、愈加饱满、立体的波兰文学
  • 三、波兰文学汉译的中流砥柱
  • 四、通过波兰文学构建的波兰民族形象
  • 五、不断发展的多元传播平台
  • 第五章 中波文学交流走向新时代
  • 第一节 文学译介活动中的新现象
  • 一、诺贝尔文学奖效应
  • 二、科幻小说异军突起
  • 第二节 文学接受方式的“后现代化”
  • 第三节 文学传播形式多样化、现代化
  • 一、多样文学转换扩大文学交流影响力
  • 二、“文化赞助人”作用凸显
  • 第四节 中波文学交流“后浪”汹涌
  • 余论 中波文学间的相互影响
  • 一、以中国或波兰为想象的文学创作
  • 二、中国文化对波兰作家的影响
  • 三、波兰文学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