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阐述音乐评论的概念与理论,并以田可文大约20多篇音乐评论文章来作为范例,来叙述音乐评论的路径。20多篇音乐评论文章分为作品评论、书籍评论、音乐会评论、人物评论、刊物评论、会议评论、杂论七个部分,涉及了音乐评论的各个方面,是一部覆盖面较广的音乐评论文集。作者田可文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音乐研究所所长、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现兼任中国音协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田可文(1955-)

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曾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音乐研究所所长、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曾兼任中国音协全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现兼任中国音协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湖北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授课专家,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教育终身特聘专家。研究方向:音乐史学。已出版著作十九部;发表有音乐史学理论、音乐史研究、音乐编辑学、宗教音乐研究等论文百余篇,另发表音乐评论与杂文数十篇。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现代艺术鉴赏词典》、《现代音乐欣赏词典》、《音乐百科辞典》、《中国音乐词典》等词典数十个条目的撰写。

作品目录

  • 作者简介
  • 序言
  • 自序 音乐评论的对象及其相关问题
  • 作品评论
  • 读《月的悲吟》
  • 人神合一的圣洁之作 ——黄汛舫的编钟与乐队《天坛》
  • 倍感压抑的亡魂盛宴 ——试论潘德列茨基《荧光》中的现代音乐特征
  • 书籍评论
  • 聊以为序的序言
  • 一个值得研究的人与作品 ——读冯欣欣的《序列理念的笃行者》
  • 近现代中国租界城市音乐文化的历史嬗变 ——写在李俊博士新著出版之前
  • 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思维观念的体现 ——评刘永平教授的新著《现代音乐视唱教程》
  • 感动与感悟 ——读周耘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
  • 来自佛教世界的“声音” ——周耘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
  • 道教音乐文化现象的新阐释 ——孙凡的《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扫描
  • 《湖北传统乐舞概论》的学术意义
  • 唐永荣的《红色历程的音乐记忆》解读
  • 读佟文西的《论音乐文学创作》
  • 文明中的历史
  • 读《简明牛津音乐史》
  • 求书偶得:《南唐李后主词诗全集》
  • 求书偶得:关于《关汉卿散曲集》
  • 音乐会评论
  • 被解放了的感官 ——关于那场“解放感官”的音画视听会
  • 永恒的听觉记忆 ——听澳门乐团演出有感
  • 华韵楚风  献艺京城 ——武汉音乐学院东方中乐团国家大剧院演出纪实
  • 民族音乐改革的新思维 ——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武汉行有感
  • 也许这本身……
  • 难以释怀的长江情结 ——王世光作品音乐会侧记
  • 弦外之韵  境深意远 ——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评述
  • 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速写
  • 悟性与理念的再现 ——硕士研究生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联想
  • 听鲍蕙荞储望华钢琴音乐会及其联想
  • 精湛的技艺不懈的追求 ——记朱耀熹教授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 我听李果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 “音乐学”首先就应该是“音乐” ——有感于音乐学家王洪军教授参加独唱音乐会
  • 人物评论
  • 肠断何必更残阳 ——追忆我的恩师谭冰若先生
  • 我在“武音”最初的三位恩师
  • 现代性与民族性交融的音乐秉性 ——钟峻程教授的创作生涯及其音乐特征
  • 走自己的路 ——记中年作曲家谢国华
  • 李莉和她的《区域音乐的历史回首》
  • 从李叔同出家谈起……
  • 刊物评论
  • 《黄钟》历程20年
  • 发刊100期的《黄钟》
  • 近五年来《黄钟》杂志对中国乐律学的关注
  • 稳健发展  开拓创新 ——2000—2007年《乐府新声》的编辑学分析
  • 独具特色  不断探索 ——2000—2007年《音乐探索》的编辑学分析
  • 别具一格  天籁之声 ——对2000—2009年度《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编辑学分析
  • 好名字与好刊物 ——写在《音乐探索》创刊30周年之际
  • 会议评论
  • 新时期音乐展示的重要平台 ——第三届“中国—东盟音乐周”述评
  • “中国—东盟音乐周”:多元跨域文化对话的音乐平台
  • 二胡艺术的一次盛会 ——“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综述
  • 杂论
  • 五四运动与中国音乐的历史诠释
  • 思索“后现代”
  • 关于重写音乐史
  • 音乐创作、评价及其他 ——从钟信明《第二交响曲》说开去
  • 校庆与“口述历史” ——编撰“校庆专辑”的动因及其历史观念
  • 当传统遭遇现代 ——作为“局外人”与“局内人”对第三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的认识
  • 对孙焕英先生《对“美女奏家” 评判的误区》一文的认识
  •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