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这是国内首部讲解企业如何通过O2O的方式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著作,也是目前O2O领域最系统和最接地气的著作,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作者是中国知名的产业互联网专家、O2O实践派专家、粉丝经济学权威、Social CRM倡导者。

本书从廓清对O2O的认识开篇,权威地讲解了O2O的定义、15个入口、3个闭环、4类平台、4大价值、8大风险、10大误区和10个标准,然后从以下8大方面系统讲解了O2O究竟该如何落地。

叶开

国内资深的实践派产业互联网专家,既对互联网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又能踏实地深入到企业中将互联网付诸实践,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和需求,真正能为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提供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国内O2O和粉丝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这几年来在TCL、海尔、vivo、九阳等企业的O2O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可落地的O2O实施方法。在O2O实践和帮助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还是国内CRM产业的领袖和Social CRM的倡导者,在这个领域耕耘十余年,长期专注于企业的客户运营策略、运营流程、信息管理及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在金融、汽车、消费电子、零售、服装、家居、快消品、电商、餐饮、房地产等领域,为诸如TCL、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华夏基金、一汽大众、奥迪、宝马中国、奔驰中国、海尔、国航、中移动、博雅公关、东方航空、七匹狼、欧莱雅、中国人寿、大自然家居、王朝酒业、丽珠医药、九阳、银泰百货、苏宁易购、中粮、vivo手机、赫基国际等国际、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致力于产业教育与推广,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北京大学CIO班兼职教授,以及多家企业的高级顾问。

作品目录

  • 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 本书赞誉
  • 前言
  • 第1章 全面认识O2O
  • 1.1 O2O的真正定义
  • 1.2 O2O的15个入口
  • 1.3 O2O的3个闭环
  • 1.4 O2O的4类平台
  • 1.5 O2O的4大价值
  • 1.6 O2O的8大风险
  • 1.7 O2O的10大误区
  • 1.8 O2O的10个标准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O2O的关键要素
  • 2.1 O2O的“2”本质
  • 2.2 O2O中的关键要素
  • 2.3 O2O的SoLoMoCo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O2O的模式与范式
  • 3.1 导流类O2O模式
  • 3.2 整合类O2O模式
  • 3.3 体验类O2O模式
  • 3.4 定制类O2O模式
  • 3.5 社交类O2O模式
  • 3.6 平台类O2O模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O2O的11个业务支撑
  • 4.1 粉丝
  • 4.2 标签
  • 4.3 账户+
  • 4.4 虚拟币
  • 4.5 优惠券
  • 4.6 二维码
  • 4.7 屏幕
  • 4.8 支付
  • 4.9 凭证
  • 4.10 口碑
  • 4.11 礼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O2O的6大技术支撑
  • 5.1 社交矩阵
  • 5.2 O2O工具
  • 5.3 Social CRM系统
  • 5.4 移动终端工具
  • 5.5 电子商务平台
  • 5.6 大数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O2O的商业设计
  • 6.1 O2O市场分析
  • 6.2 设计核心
  • 6.3 蓝图与要点
  • 6.4 O2O解决方案
  • 6.5 O2O实施方案
  • 6.6 O2O金融方案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O2O的场景设计
  • 7.1 O2O框架图
  • 7.2 O2O活动场景基础
  • 7.3 O2O活动场景模型
  • 7.4 O2O活动场景
  • 7.5 O2O场景评估检查问题清单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O2O的12个核心问题
  • 8.1 利益分配
  • 8.2 组织结构变革
  • 8.3 人的意识转变
  • 8.4 消费者习惯
  • 8.5 顶层战略规划
  • 8.6 底层运营设计
  • 8.7 商务电子化
  • 8.8 执行力
  • 8.9 人才资源整合
  • 8.10 外部资源整合
  • 8.11 粉丝驱动经营
  • 8.12 三方平台界定
  • 8.13 本章小结
  • 第9章 O2O思维
  • 9.1 数据思维
  • 9.2 社交思维
  • 9.3 会员思维
  • 9.4 情境思维
  • 9.5 运营思维
  • 9.6 金融思维
  • 9.7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