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20年期货市场研究思想!现代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拉梅德作序推荐,刘士余、吴晓灵、李扬、李小加联袂推荐!从市场起源、监管方式到法规建立,全面读懂中国期货市场!

期货的经济功能,是预先发现商品价格,提前为商品保值。先于现货市场做出判断的特点,使期货成为管理实体经济风险的重要工具,被称为经济的“体温计”。现代期货诞生至今只有100多年,中国期货市场建立还不到30年。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期货高风险、高杠杆、T+0交易的特点,使很多人将其误读为“赌博”。

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设计者、建设者和监管者之一,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结合扎实的知识背景,讲透了期货的基本原理、历史演变和功能作用;梳理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自己多年对市场的认识,阐述了期货市场对国家战略的作用。

这是一部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的普及读本。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如何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利用期货思维预先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学习期货的演变轨迹和发展历程,从市场的本质和源头理解趋势变化;研究期货的宏观作用和影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无论是专业从业者还是入门读者,都能从书中受益良多。

姜洋,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党委委员。

他曾任证监会主席助理,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总经理,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主任、期货监管部主任,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在从事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和监管的近20年里,姜洋大力推动期货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积极推进市场创新发展,有效促进期货市场经济功能发挥,提升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作品目录

  • 序言
  • Foreword by Leo Melamed
  • 自序
  • 第一章 六个故事:衍生品的过去和现在
  • 赌气之举:泰利斯期权
  • 只攻不防:“深南电”期权亏损
  • 狡兔三窟:胜算在期货
  • 套保投机:“株冶事件”之教训
  • 风险事件:“327”风波与巴林银行倒闭
  • 雷曼倒塌:火箭科学家之“功”与“过”
  • 往事千年:期权全球遍地开花
  • 第二章 赌博反面:衍生品功能
  • 经济功能:中国研究与美国报告
  • 惊险跳跃:市场经济与期货
  • 价格发现:春江水暖鸭先知
  • 风险管理:锚住风浪中的船
  • 投机能量:无心插柳柳成荫
  • 白马非马:赌博与期货之区别
  • 红花绿叶:衍生品与经济增长
  • 保驾护航:衍生品与创新创业
  • 见微知著:衍生品与宏观经济
  • 第三章 风雨阴晴:28载改革路
  • 陈云手稿:透露期货之功能
  • 小平讲话:为“播种者”壮胆
  • 继续试验:留下几个小品种
  • 重返上海:金融期货再登陆
  • 规矩方圆:成就期货市场发展
  • 大胆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 零的突破:场内期权破茧而出
  • 小荷露角:场外衍生品市场
  • 原油期货:开放市场新局面
  • 立法加速:市场盼望“提档升级”
  • 期货期货:“想说爱你不容易”
  • 第四章 颇具特色:中国期货市场创新之路
  • 政府使劲:市场建设初期之动力
  • 价格双轨:探索之艰难起步
  • 另类市场:散户多、合约小
  • 小人君子:先交钱、后交易
  • 看透望穿:全球市场绝无先例
  • 国情不同:各自皆有“特色”
  • 南树北移:中国市场之适应性
  • 第五章 启示中国:美国衍生品市场损益
  • G4以及B2:美国衍生品市场
  • 法案破土:反推衍生品发展
  • 资本为大:金融之美国模式
  • 结构调整:火了衍生品市场
  • 石头沙子:改革成本摊全球
  • 稿费故事:汇率期货与美元霸权
  • 剑走双刃:风险与损失
  • 争论再起:衍生品能否继续发展
  • 欲说还休:金融危机之教训
  • 格局重构:衍生品市场之调整
  • 第六章 三足鼎立:市场新结构
  • 挑战风险:金融机构之动能
  • 吸收风险:在每一块岩石下寻找
  • 转移分散:风险管理金融崛起
  • 金融期货:农产品商人之创新
  • 三足鼎立:金融市场之新结构
  • 浓淡相宜:衍生品与市场成熟度
  • 桃红李白:证券期货之区别
  • 谁在干活:衍生品之提供者与服务商
  • 谁在买卖:衍生品之机构投资者
  • 谁正需要:衍生品与养老退休制度
  • 第七章 国际惯例:中央对手方清算
  • 一枝独秀:金融危机中的“不倒翁”
  • 演进完善: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
  • 管理风险:中央对手方全球落地生根
  • 法律规定:中央对手方实现的基础
  • 风险控制:中央对手方的核心依靠
  • 风控缺失:中央对手方刹车失灵闯祸
  • 可分可合:中央对手方和交易所不是必然一体
  • 貌似相同:支付宝与中央对手方之异同
  • 犹疑之间:中央对手方是否入法的讨论
  • 场外市场:需要中央对手方清算新安排
  • 跨境合作:中央对手方需要国际监管协调
  • 破三角债:吸引中国企业踏上期货之路
  • 第八章 面向未来:中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 中国因素:阿尔卑斯山上之议题
  • 历史机遇:建立定价基准之好时机
  • 面对挑战:能形成定价中心吗
  • 行稳致远: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九章 衍生产品:经济大国绕不开
  • 发展定位: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 经济大国:衍生品市场是“软实力”吗
  • 战略思考:经济大国与衍生品市场
  • 衰落沉思:日本商品期货之萎缩
  • 中国考题:该不该发展衍生品
  • 制度自信:上升的中国“影响力”
  • 总体思路:中国衍生品市场想这样
  • 第十章 石油期货:处处渗透着政治经济学
  • 多方博弈:石油、金钱与权力
  • 石油价格:全球经济新主人
  • 亟待改变:我的石油,他的定价
  • 旁生枝叶:一石激起千层浪
  • 度人之腹:西方媒体之担心
  • 君子之心:17载石油期货“漫漫路”
  • 云谲波诡:石油期货政治经济学
  • 再次起航:上海原油期货鸣锣
  • 第十一章 政府监管:为“三高”市场保驾护航
  • 过度投机:碎了杜鲁门大学梦
  • 他山之石:美国期货和衍生品监管扫描
  • “327事件”:警告监管缺失
  • 摸石过河:我国监管制度特色
  • 杜绝放任:场外衍生品需要监管
  • 科技监管:比特币之挑战
  • 监管差异:金融监管之对比
  •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