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是19世纪的芝加哥与大西部的环境史、关系史、商业史,作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采纳了城市与边疆是交叉的写作方法,研究了1848—1893年间芝加哥与整个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并追溯了城市市场同供给城市市场的自然系统之间的通道,系统地记录了历史的变化。

威廉·克罗农(1954—),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历史学、地理学与环境研究领域的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和维拉斯研究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历史学会会长。

作品目录

  • 总 序
  • 序 言
  • 前言 乌云笼罩下的芝加哥
  • 第一部分 走向中心城市
  • 01 大都市之梦
  • 大草原的自然特征
  • 激情高涨的梦想
  • 都市与帝国
  • 逆向阅读特纳
  • 02 铁路与水路
  • 泥泞的市场
  • 人工走廊
  • 铁路时间
  • 资本逻辑
  • 第二部分 从自然到市场
  • 03 期货估价:粮食
  • 草原变农场
  • 麻袋之旅
  • 金黄色财流
  • 期货
  • 分级界限之争
  • 必要的虚拟
  • 04 大自然的财富:木材
  • 价值从何而来
  • 从森林流向草原
  • 木材生意
  • 货运市场
  • 铁路采购
  • 失落的腹地
  • 树木伐光后的荒野
  • 05 消灭空间:肉类
  • 世界大型牛肉市场
  • 屠杀野牛
  • 开阔的游牧区和畜牧饲养场
  • 猪肉之城
  • 冬季储存
  • 加工商的胜利
  • 被遗忘的死亡
  • 第三部分 资本的地理分布
  • 06 门户城市
  • 绘制资本分布图
  • 信贷流动
  • 城市等级体系
  • 门户城市之争:芝加哥与圣路易斯
  • 07 忙碌的蜂巢
  • 收获工厂产品
  • 前铁路时代的商人世界
  • 后铁路时代的商人世界
  • 餐桌上的商品目录
  • 08 白城朝圣之旅
  • 伟大的博览会
  • 凤凰涅槃的奇迹
  • 大都市的罪恶
  • 城市与乡村的道德经济
  • 一体化的城市与乡村
  • 结语 我们走向何处
  • 附录 关于破产图研究方法的注释
  • 缩 略 语
  • 参考文献
  • 译 后 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