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是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教授最新作品,60年改革历程深度解析,未来10年改革前程如何把握。中国的改革已经走了60多年,城乡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股份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都经历了很多变化,也面临了新的问题。

形势在变化,改革在推进,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如何从旧的动力转化为新的动能,如何把握当下的变局,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厉以宁教授结合宏观和微观,从制度的变革到实践的变化,从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到实际取得的成就,将6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娓娓道来,并且立足于当下的国情和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的改革之路和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新的改革红利等,做出了前瞻性的预测,为十三五和中国下一程发展提出了实在的建议。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第八、九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厉以宁教授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因论证倡导我国股份制改革,被称为“厉股份”。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包括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主要著作包括《只计耕耘莫问收》《一番求索志难移》《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教育经济学》《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消费经济学》《简明西方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厉以宁论民营经济》《希腊古代经济史》《厉以宁改革论集》《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

作品目录

  • 前言 寻找红利的“新源泉”
  • 第一章 改革走过的路
  • 60年回顾和当前的改革
  • 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 走向城乡一体化:新中国成立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
  • 第二章 中国改革的理论创新
  • 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
  • 中国的实践为制度创新理论提供了新的内容
  • 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经济改革
  • 第三章 大变局和新动力
  • 论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
  • 中国经济的大变局与新动力
  • 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 双向城乡一体化显露生机
  • 扩大内需十论
  • 第四章 经济方式必须转变
  •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产权改革的若干问题
  • 中国经济面临的十大尖锐问题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
  • 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 第五章 市场的道德与效率
  • 论效率的双重基础
  • 市场效率的道德基础
  • 道德力量调节的独特作用
  • 信誉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
  • 第六章 政府和企业该做什么
  • 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 怎样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为什么要强调职业经理人制度
  • 国企改革与国有资本关系
  • 新常态下小企业有大作为
  • 第七章 中国经济的下一程
  • 从供给方面发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创新驱动和观念转变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
  • “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经济的下一程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