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被公认为20世纪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著作,成为西方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和必读文献。它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跨时代的巨著,甚至可以和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本书介绍和分析了《通论》的基本论点、该书在西方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旨在帮助读者易于阅读和理解《通论》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对它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从而去芜存菁,洋为中用。

高鸿业(1921.7—2007.5),江苏徐州人,我国经济学界杰出教育家、西方经济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荣誉教授。194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1946年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经济学,1956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56—1957年任美国密苏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1957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后改为经济学院)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高鸿业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产生巨大影响的有:《评萨缪尔森〈经济学〉》(1988),《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1988),《西方经济学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994—1996),《西方经济学》(1996),《现代西方经济学词典》(1996)等;代表性译著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版,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

作品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通论》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通论》的难于被读懂的性质
  • 第三节 对我国的有用之处
  • 第四节 本《导读》各章的安排
  • 第二章 凯恩斯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29年以前的时期
  • 第二节 1929年的大危机
  • 第三节 1929年以后的时期
  • 第四节 理论和政策的无能
  • 第五节 拯救资本主义的著作
  • 第三章 凯恩斯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萨伊定律
  • 第二节 就业论
  • 第三节 利息论
  • 第四节 货币数量论
  • 第五节 必备的知识
  • 第四章 凯恩斯的个人背景
  • 第一节 出身与学历
  • 第二节 职业经历和著作
  • 第三节 性格特点
  • 第五章 对《通论》的概述
  • 第一节 《通论》中“通”字的含义
  • 第二节 传统的就业论
  • 第三节 对传统的劳动市场论的抨击
  • 第四节 削减工资的问题
  • 第五节 凯恩斯的劳动市场论
  • 第六节 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
  • 第七节 对《通论》理论体系的简要总结
  • 第六章 三个枝节问题
  • 第一节 衡量单位
  • 第二节 预期的作用
  •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概念
  • 第七章 消费倾向
  •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它的形状
  • 第二节 消费函数的位置
  • 第三节 消费函数与简单凯恩斯模型
  • 第四节 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
  • 第八章 投资诱导
  • 第一节 资本边际效率
  • 第二节 长期预期与资本边际效率的关系
  • 第三节 凯恩斯的利息论
  • 第四节 凯恩斯的利息论与传统的利息论的分歧
  • 第五节 《通论》的全部理论体系
  • 第九章 价格论和工资论
  •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 第二节 凯恩斯的价格论
  • 第三节 削减工资的建议
  • 第四节 对削减工资办法的否定意见
  • 第五节 凯恩斯的工资论
  • 第六节 《通论》的名称的由来
  • 第十章 对四个重大问题的见解
  • 第一节 经济周期
  • 第二节 重商主义
  • 第三节 节俭的是非论
  • 第四节 对资本主义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评价
  •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银行制度
  • 第二节 准备金与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
  • 第三节 银行存款与货币政策
  • 第四节 债券价格与利息率的关系
  • 第五节 公开市场业务
  •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传统西方经济学有关财政政策的观点
  • 第二节 不平衡预算的原则
  • 第三节 支出方面的财政政策
  • 第四节 收入方面的财政政策
  • 第五节 有关财政政策的注意之点
  • 第十三章 《通论》在思想和政策上的作用和影响
  • 第一节 《通论》的传播过程
  • 第二节 在思想上的影响
  • 第三节 在政策上的影响
  • 第十四章 《通论》在学术上的作用和影响
  • 第一节 中派的观点
  • 第二节 代表前期右派思想的货币主义
  •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
  • 第四节 新凯恩斯主义者的辩解
  • 第五节 左派的观点
  • 第十五章 《通论》对西方世界有用吗?
  • 第一节 西方宏观经济运行的现实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第十六章 《通论》与中国
  • 第一节 政策方面的有用之处
  • 第二节 个别论点的有用之处
  • 第三节 对国情差别的考虑
  • 高鸿业先生论凯恩斯经济学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