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为工匠精神正名的作品,一部探讨机械化生产时代如何重拾工匠精神的作品。它颠覆了鄙视体力劳动者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探索和思考人类生活与工作的意义。

本书作者是拥有哲学博士学位的摩托车修理工。他对现代的工作场所进行控诉,细数它让我们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种种罪行,令人震撼。在书中,作者描述了教育体制如何摧残我们的天性,并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更丰富、更充实的生活方式。

本书作者认为,大学是一张通往广阔未来的门票,但并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唯一道路。如果你有学习的天赋,愿意将时间花在钻研学问上,那么,就带着工匠精神去上大学,深入地学习。如果你对上大学没有兴趣,那你要知道,要过上体面的生活,并不一定要经历那些磨难。即使你必须要上大学,也可以在暑假期间再学习一门手艺。你应该成为一位独立的工匠,而不是一个待在格子间里、在信息系统前软弱无力的、或低级别的“创造者”。

马修·克劳福德,政治哲学博士、摩托车修理工。不到14岁就在社区担任电工的助手,15岁成为保时捷汽车修理店的修理工,从高中到大学的7个暑假都在兼职做电工。大学毕业后继续电工的生活。后来因为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智库工作,5个月后离职开办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

作品目录

  • 中文版序 重新把握生命的真谛
  • 引言 寻回失落的工匠精神
  • 01 手艺人的实用艺术
  • 手艺人的满足感
  • 体力劳动也需要智慧
  • 艺术、手工艺与流水线
  • 工作的未来是重回过去
  • 02 动手与动脑
  • 蓝领工作的退化
  • 白领工作的窘境
  • 人人都是爱因斯坦
  • 工匠的淡泊
  • 03 做自己物品的主人
  • 摩托车这头蛮驴
  • 失踪的机油尺与傻瓜报警灯
  • 主体性与自主性
  • 贝蒂妙厨巡航摩托车
  • 被替代的主体性
  • 04 黑手的教育
  • 想要当学徒
  • 弦论
  • 良师益友
  • 诊断与鉴定
  • 积极投入
  • 突破自我
  • 把笨蛋行为当作理想
  • 05 从业余到专业
  • 摩托车古董收藏家
  • 开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
  • 填写维修单
  • 抓狂、本田马格纳与形而上学
  • 06 格子间的矛盾
  • 索引与摘要
  • 不负责任的学问
  • 为什么要读大学
  • 团队合作与企业文化
  • 工作群体≠团队
  • 07 边做边想
  • 欧姆定律与泥泞的靴子
  • 消防员和国际象棋大师的隐性知识
  • 测试程序与经验判断
  • 谁来编写维修手册
  • 08 工作、休闲与全心投入
  • 改装店的行规
  • 化解工作与休闲的紧张关系
  • 快乐如猪嬉泥浆
  • 结语  合作与独立自主
  • 平等是一种贵族理想
  • 失败很重要
  • 共同世界里的个体主体性
  • 译者后记
  • 湛庐,与思想有关……
  • 湛庐文化2008-2012年获奖书目
  • 延伸阅读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