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在后疫情时代,新形势下如何发展?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应如何变动?各地区可如何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发展?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连同学术副院长王勇、研究员赵秋运,以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多方面分析中国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更回归经济学本质,分析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作品目录

  • 序言 论中国经济的发展
  • 前言 中国经济的世界意义与世界表述
  • | 第一章 | 新结构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
  • 从“西天取经”走向自主创新:中国经济学科发展方向探索
  • 现代经济学的引进与自主创新
  • 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思考
  • 新结构经济学在新中国的创立及其理论创新
  • 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
  • 新结构经济学的机遇和责任
  • 引领未来世界经济学理论新思潮
  • 以“常无”心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
  • | 第二章 | 新结构经济学引领高质量发展
  •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
  • 在历史的大视野中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
  • 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看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调整
  • GDP增长目标与中国经济发展
  • 新结构经济学与GDP增长目标
  • 浦东开发开放将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
  • | 第三章 |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在贵州及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农业是经济转型、食物安全和营养的关键
  • 战胜命运与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
  • “十四五”时期中国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从产业发展路径来看“十四五”规划
  • 助力中小微企业,共渡疫情难关
  • 解读《吉林报告》
  • 有为政府与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新结构经济学的解读
  • | 第四章 | 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
  •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政策
  • 我们需要继续研究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 评“竞争政策还是产业政策”
  • | 第五章 |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
  • 中国的目标不应只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及解决思路
  • | 第六章 | 中国经济学家世纪的到来
  • 关于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吾道不孤
  • 21世纪,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在中国
  •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 迎接世界级经济学大师在中国辈出时代的到来
  • 中国经济学家一样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 代后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经济学家世纪的到来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