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如果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在理想的地点建设一所理想的居所,你想要什么样的?你想让这个居所实现什么功能,满足什么样的情感需求,它又可能是什么风格的?在这一点上,建筑大师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参考。《理想的居所》选取了世界建筑大师为自己、家人以及普通人设计的自宅作为案例,通过其这些自宅的建造、改建等的描写和评价,向读者展现居所包容并体现居住者的个性特色,尊重满足人的居住需求,沟通人与自然的交流等方面的智慧,为读者提供居住美学相关知识。

贾冬婷,《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至今,长期关注建筑和城市领域报道。相信空间中蕴含着诗性与人性的力量,也期望通过文字唤起这种力量。著有《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中信出版集团,2018)、《谁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记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等。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毕业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媒体和文化研究专业。负责“食事”专栏,亚文化及音乐专题,目前为“霞光里回声”音乐节目及“叨叨叨不停”生活节目主持人。2015年初开设私厨“黑麦的厨房”,制作系列节目“一个厨师的文学幻想”等节目。

作品目录

  • 前言 打造有情感的房子
  • 第一部分 家与自我——充盈着人的情感
  • 情感的胜利: 建筑师与家人的房子
  • 罗伯特·文丘里: 母亲的简单房子
  • 梅丽娅别墅: 展现你的弱点
  • 施罗德之家: 自己无处不在
  • 尤松尼亚一号: 为普通人打造的伟大住宅
  • 巴拉干之家: 作为自传的建筑
  • 李子林之家: 重新组合家人的生活
  • 第二部分 自宅与自在——抚慰存在之所
  • 梅尔尼科夫自宅: 构成主义的双塔恋人
  • 尼迈耶之家: 私人博物馆
  • 波尔多住宅: 给予使用者温暖与自由
  • 辛普森-李住宅: 让自己安心的山洞
  • 安藤忠雄的长屋: 隐忍的日式生活美学
  • 第三部分 自宅与自然——沟通人与天地
  • 赖特的塔里埃森: 充满自然的丰盛
  • 李哲士住宅: 瓦胡岛上的青城山
  • 罗威尔住宅: 健康新生活
  • 隈研吾的住宅: 消失的房子
  • 王澍自宅: 50平方米的园林之家
  • 原研哉: 家是开启未来的媒介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