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生活和工作中总是会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的事情,或让我们的事业陷入困境,或让我们的身心受到伤害。不管你的人生或工作正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提问家、创新专家沃伦·贝格尔告诉我们,能提出一个“好问题”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幸运的。你可能在问:

为什么我感到不幸福?

为什么我的事业会陷入困境?

为什么没有一款能解决人们实际问题的App?

为什么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与观众更好地进行互动和沟通?

但是,只提问“为什么”就万事大吉了吗?当我们面对难题时只问“为什么”,而没有任何后续的提问、思考、再提问的过程,那么我们就是只会抱怨和呻吟而已。

沃伦·贝格尔多年来研究过数百位领先全球的创新者、创业家与创意思考者,了解他们如何问问题、如何提出具原创性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方式。他在《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中精炼了提出一个好问题的3个步骤,能够让我们快速掌握提问框架,进而引发新思考,生发好创意,解决当下和未来的问题。

沃伦·贝格尔(Warren Berger),提问家,创新专家,资深记者。多年来研究过数百位领先全球的创新者、创意家与创新思考者,了解他们如何问问题、如何提出富有原创性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著有多篇有关提问和创新的文章,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快公司》登杂志上。NBC《今日秀》(Today Show)节目、ABC《世界新闻》(World News)节目、NPR《万事皆晓》(All Things Considered)节目、CNN节目常驻嘉宾。

作品目录

  • 推荐序 未来,属于提问,而非给予答案!
  • 中文版序 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提问
  • 测一测 你的提问商有多高
  • 前言 我们都渴望答案,但首先要学会提问
  • 当提问成为一种稀缺能力
  • 让提问精神回归
  • 第一部分 学会提问是未来的关键
  • 01 世界由问题创造,由创意改变
  • 因为了解而停止思考
  • 猴子没问题,你呢
  • 问题驱动思考,答案中止想象
  • 一个小问题,创造一门大生意
  • 连续专精,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时的适应
  • 学会提问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 “为什么—如果—怎样”提问框架
  • 该怎么问“为什么”
  • 用“如果”发现各种可能
  • “怎样”将想法带入现实
  • 02 不懂正确发问的人,必遭到忽略
  • 学学孩子,别带着标签看事情
  • 学习悬崖,什么让我们害怕发问
  • 强行灌输知识,不如培养提问习惯
  • 争夺提问主导权
  • 不懂正确发问,必遭到忽略
  • 提问饥荒,“没问题”是因为不知怎么问
  •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质疑的
  • 第二部分 三步提出一个好问题
  • 03 第一步:理解问题,从一个问题引发“5个为什么”
  • 最初的“为什么”+一系列“如果”+不断尝试“怎样”
  • 停下来,退一步思考
  • 为“愚蠢”问题创造安全氛围
  • 用禅者的初心接纳更多可能性
  • “宛如初见”地进行观察
  • 越是习以为常,越是值得推翻
  • “5个为什么”方法
  • 先观察,别反复提考虑不周的问题
  • 04 第二步:发现可能性,用“如果”点燃想象力
  • “如果”,将奇思妙想带入现实
  • 借用别人的想法,智能重组
  • 堆积客观信息,带着问题散步
  • 在专注与漫不经心之间思考
  • “想对”容易“想错”难
  • 05 第三步:找到解决方案,尝试“怎样”能让想法真正落地
  • 过度思考不如立即行动
  • 黑客之道,快速试错
  • 犯错不要紧,但不要反复犯同样的错
  • 挖掘全球的大脑资源
  • 答案都是短暂的
  • 第三部分 用提问改变商业与生活
  • 06 做会提问的商业领袖
  • 领导者困境
  • 先重回初心,再确定公司的更高目标
  • 切断与过去的联系,清除制约因素
  • 重视事业胜过重视经营底线
  • 为员工创造做实验的安全空间
  • 告别头脑风暴,开始问题风暴
  • 答案不是最终追求
  • 给使命宣言打个问号
  • 创建“好问的”文化
  • 07 实践你的提问人生
  • 好奇心最有价值
  • 登山时不要急于插旗
  • 别怕提问,不知道答案没有错
  • 在不受打扰的世界里慢慢想
  • 不要问“少什么”,看自己“有什么”
  • 尝试改变,并假装自己能成功
  • 利用小失败,避免大灾难
  • 用问题当杠杆,撬开大难题
  • 远离答案,活在问题中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