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8版)》教材,对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疑难问题做了深度解析。本书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明晰的解析。对于问题涉及的基本范畴及其构成的基本命题、观点、原理,不仅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揭示其科学内涵以及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将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语境中,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与发展的思想轨迹以及与西方传统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逻辑架构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时空坐标中实现对疑难问题的深入理解与准确把握。同时,本书不局限于对基本范畴和原理的解释,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教学实践中学生关注的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充分显示出其现实性和有效性。

张晓华,张云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编。

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等问题,出版有《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专著,2014)、《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抉择》(主编,2014)等著作。

作品目录

  • 前 言
  • 导 论
  •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
  •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四、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一、为什么哲学是对常识的超越
  • 二、为什么哲学是对科学的反思
  • 三、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 五、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六、如何理解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
  • 七、如何理解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 八、如何理解辩证法的“发展原则”和“统一原则”
  • 九、如何理解辩证法的“神秘形式”与“合理形态”
  • 十、为什么马克思的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西方哲学认识论的扬弃
  • 二、为什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三、为什么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四、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 五、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六、为什么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 七、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范畴对西方哲学价值观的扬弃
  • 九、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范畴和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范畴的关系
  • 十、为什么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一、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 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
  • 三、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及其错误本质
  • 四、如何突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五、如何理解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 六、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 七、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观点
  • 八、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 九、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两面性
  • 十、毛泽东是怎样在实践中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一、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内在一致性
  • 三、为什么说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
  • 四、怎样理解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 五、生产的自动化与剩余价值的来源
  • 六、剩余价值占有方式的变化并未改变剩余价值的本质
  • 七、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波动性
  • 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内容
  •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一、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变化
  • 二、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三、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统治
  • 四、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 五、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看待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历史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吗?
  • 六、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
  • 七、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
  • 八、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 九、如何认识国际垄断资本
  • 十、如何看待并应对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哲学上的理论建构带来的挑战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的原因
  • 二、社会主义“多国同时胜利论”和“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是否存在根本对立
  • 三、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通过科学总结巴黎公社的贡献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 四、苏联模式一无是处吗?
  • 五、社会主义本质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关系
  • 六、社会主义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 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
  • 八、为什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 九、为什么苏联模式不是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因素
  • 十、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现状
  • 十一、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
  •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一、如何理解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科学内涵
  • 二、如何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的展望
  • 三、为什么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四、为什么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实践过程
  • 五、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 六、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联系
  • 后 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