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ESG投资与ESG实践是当代全球前沿趋势,突破传统格局,统摄多元视角,富含人文情怀。本书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邱慈观撰写,全面论及ESG在国内外市场的现况及展望。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梳理概念,勾勒框架,剖析ESG实践的理论基础、行业差异和绩效披露等议题,探索ESG投资的动机、数据、产品及回报等议题。本书特别聚焦于国内市场,探讨投资人构成、超额回报、碳中和目标等议题,并从前瞻性视角解析ESG的未来趋势。《新世纪的ESG金融》有五部分,收录了32篇专文,撰写时间从2020年初到2021年中,各篇专文都已先后在《陆家嘴》、FT-中文网、新华社、澎湃商学院、财新网等平台发布。部分为导论,从ESG实践和ESG投资两方面,予以概念梳理和框架勾勒。第二部分是ESG实践,对于相关的管理经济学基础、行业差异、绩效披露等议题,通过企业实践案例加以剖析。第三部分是ESG投资,对于投资策略、产品、财务回报、投资动机等议题,基于对国内外发展的观察而进行探索。第四部分是ESG数据和绩效评估,就相关数据来源、投资人回应及产品绩效披露等议题,基于世界发展而进行解析。第五部分是ESG在中国,这部分特别聚焦于国内市场,探讨散户投资人、投资人构成、超额回报、碳中和目标等议题。

邱慈观,女,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台湾台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可持续金融学科发展专项基金学术主任。她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新泽西州民间企业任职,并担任大学行政领导。邱教授深耕可持续金融、影响力投资、投资学、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是中国ESG30人论坛成员、Sustainable Finance Forum 共同创始人,也是知名的金融专栏作家。

作品目录

  • 自序
  • 第一部分 导论
  • 从ESG实践到ESG投资:概念梳理和框架勾勒
  • 第二部分 ESG实践
  • 与星巴克相比,瑞幸关心ESG吗
  • 咖啡背后的平衡
  • 特斯拉的ESG
  • 由亚马逊经验看电商的ESG责任
  • 手机ESG:苹果的另一面
  • ESG会增加企业价值吗
  • 第三部分 ESG投资
  • 疫情危机下的ESG投资
  • 疫情下债券市场的特别行动
  • 社会主题债券五问
  • 企业绿债与漂绿疑云
  • ESG投资:固定收益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 扭转苹果:股东积极主义在国内可行吗
  • 解读ESG相关的ETF
  • ESG投资能创造社会价值吗
  • ESG投资有超额收益吗
  • 影响力投资重塑了资本主义吗
  • 第四部分 ESG数据和绩效评估
  • 金融科技赋能ESG数据
  • ESG评级会影响基金申购吗
  • ESG评级应该万流归宗吗
  • ESG影响力评估:机遇与挑战
  • 影响力投资:开发银行的借鉴
  • 防止装点门面:ESG投资产品信息披露
  • 第五部分 ESG在中国
  • 中国ESG市场:棕色投资人与超额回报幻象
  • 中国ESG市场:产品界定与ESG-alpha预期
  • 中国ESG投资:散户何时进场
  • 中国ESG:架起中外资本市场的桥梁
  • 碳中和目标的投资想象
  • 碳中和目标:丰收前的耕耘
  • 中国公众急救领域的资本困局
  • 影响力投资英文教学案例:中国首发
  • 可持续金融:课程定位和内容设计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