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在Coursera开的《昆曲之美》,由白先勇教授和华玮教授主持,邀请两岸三地多位老师和昆曲名角,来演讲和表演。

《昆曲之美》于2014年10月31日推出,有持续13周的教学,明年2月15日结束。之所以说它是适合各年龄段的初学者的课程,有三大原因:一,它是用中文讲授,老师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三地,课程接口也都是中文的。二,每周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每周的视频只有5个左右,每个长度都在5到10分钟之内,总计起来不到一小时。内容主要谈昆曲的两大特色——情与美,浅显易懂,而且每周的测验简单,比较容易拿到证书。三,老师多元化,有大学教授,也有昆曲名角的现身说法,展现不同的风格。

华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兼副系主任、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主任,并担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理事。之前曾在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任研究员兼副所长,并曾受聘至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学术兴趣以中国古典戏曲、明清文学与妇女文学为主,研究领域包括:汤显祖研究、明清女性戏曲研究、戏曲评点研究,以及清代历史剧研究。撰著、点校或编辑出版的书籍有《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华玮卷》、《走近汤显祖》、《明清戏曲中的女性声音与历史记忆》、《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批评》、《明清妇女戏曲集》,《才子牡丹亭》、《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汤显祖与〈牡丹亭〉》、《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另发表过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作品目录

  • 昆曲之美(上册)
  • 序一昆曲进校园
  • 序二
  • 出版说明
  • 王芝泉
  • 昆曲武旦的表演艺术:《西游记·借扇》
  • 昆曲武旦的表演艺术:《挡马》与《扈家庄》
  • 计镇华
  • 昆曲末行的表演艺术:黑胡子和白胡子
  • 邓宛霞
  • 昆曲闺门旦的表演艺术:《牡丹亭·游园惊梦》与《蝴蝶梦·说亲》
  • 华文漪
  • 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从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说起
  • 张继青
  • 姚继焜
  • 昆曲闺门旦、正旦及老生的表演艺术:《牡丹亭·寻梦》与《朱买臣休妻·逼休》
  • 昆曲闺门旦、正旦及老生的表演艺术:“张三梦”与《惊鸿记·吟诗脱靴》
  • 张铭荣
  • 昆曲丑行的表演艺术:文丑与武丑
  • 昆曲丑行的表演艺术:《绣襦记·教歌》与《时迁偷鸡》
  • 昆曲丑行的表演艺术:《绣襦记·教歌》
  • 张静娴
  • 昆曲闺门旦与正旦的表演艺术:梅姿雪态两相宜——杨贵妃与赵五娘的人物塑造
  • 岳美缇
  • 昆曲小生的经典段子
  • 昆曲巾生、小官生的表演艺术:《牡丹亭·拾画叫画》与《牧羊记·望乡》
  • 昆曲之美(下册)
  • 昆曲生行的表演艺术:解读《牡丹亭·惊梦》的巾生表演
  • 昆曲巾生的表演艺术:《牡丹亭》与《玉簪记》
  • 昆曲巾生的表演艺术:《牡丹亭·拾画叫画》
  • 侯少奎
  • 昆曲红净、红生及武生的表演艺术:《单刀会·刀会》与《宝剑记·夜奔》
  • 昆曲红净与武生的表演艺术:谈《单刀会·刀会》与《宝剑记·夜奔》
  • 昆曲红生的表演艺术:《单刀会·刀会》与《千里送京娘》
  • 昆曲武生、红净的表演艺术:武松戏《义侠记·打虎》与关公戏《华容道》
  • 梁谷音
  • 昆曲贴旦的表演艺术:《孽海记·思凡》
  • 破格的旦行表演:潘金莲与崔氏
  • 昆曲旦行的表演艺术:《义侠记·戏叔别兄》与《水浒记·借茶、活捉》
  • 昆曲六旦与正旦的表演艺术
  • 蔡正仁
  • 昆曲大官生、穷生的表演艺术:《长生殿·迎像哭像》与《彩楼记·评雪辨踪》
  • 昆曲官生与穷生的表演艺术:《长生殿·迎像哭像》、《惊鸿记·太白醉写》与《彩楼记·评雪辨踪》
  • 昆曲官生的表演艺术:《铁冠图·撞钟分宫》
  • 裴艳玲
  • 寻源问道:武生与老生的表演艺术
  • 索引讲座包含的昆曲折子戏与京剧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