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作者在2013年6-7月到访美国8个城市,飞行距离2.6万公里,自行驾驶1600公里,对50多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联邦、州、县三级的精英面对面深度访谈。

本书将政党作为深入了解美国政治的突破口,旨在获取两党精英评述美国政党与政治的第一手信息,并辨析美国政党政治的优劣所在。在各篇访谈中,主题侧重涵盖两党的社会基础、基本理念、组织架构、运作规则、经费来源等方面,窥视并探寻了美国两党运作的逻辑,展现了美国政党政治生态的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美国社会及各群体的影响。

在书中,两党精英给出的结论不仅带有颠覆性,对某些特定人群甚至是残酷的:首先,打破崇尚美式选举制度人群的错觉,真实地展示了美式民主选举是确凿无疑的富人游戏;其次,让我们看到在美国有一群为政党信仰而奉献的人。

赵忆宁,《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记者。1959年生于北京, 1983—2003年在新华通讯社《瞭望新闻周刊》担任记者,先后任职于政治、文化、经济、热点与专题五个部门。2003年加盟《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获广东“十佳女新闻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称号 。

著有《转轨中的日本》(2007年)、《大较量:当中国龙遇到美国鹰》(2010年)、《中国入世大角力:新型超级大国的拐点》(2013年)等。

擅长撰写连续报道,新闻报道理性质疑,多方求证、自成一体。有关专家评价:以全球为背景,以经济学为基础,以史学为主干,寻觅采访非常之人,报道客观冷静,逻辑科学严谨,细节生动还原。

赵忆宁,《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记者。1959年生于北京, 1983—2003年在新华通讯社《瞭望新闻周刊》担任记者,先后任职于政治、文化、经济、热点与专题五个部门。2003年加盟《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获广东“十佳女新闻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称号 。

著有《转轨中的日本》(2007年)、《大较量:当中国龙遇到美国鹰》(2010年)、《中国入世大角力:新型超级大国的拐点》(2013年)等。

擅长撰写连续报道,新闻报道理性质疑,多方求证、自成一体。有关专家评价:以全球为背景,以经济学为基础,以史学为主干,寻觅采访非常之人,报道客观冷静,逻辑科学严谨,细节生动还原。

作品目录

  • 序 剖析美国两党制
  • 第一篇 美国的两党政治
  • 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
  • 美国必须要跨过政党的走廊
  • 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根本差异
  • 目前美国政治处于无解的僵局中
  • 中国在向前走,美国则被困住
  • 参议院议事规则阻碍变革
  • 政党在美国的地位正在被弱化
  • 两极化可能使美国演变为多党政体
  • 我希望现在美国能有议会制
  • 美国政党政治的“去政治化”
  • 第二篇政党党务与政治智库
  •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2012年财政收入2.8亿美元
  • 政治捐款来源与去向需一清二楚
  • 金钱是美国政治中相当敏感的话题
  • 候选人能够代表党的理念
  • 美国政党只是政治家的工具
  • 美国的政治体制在中国是卖不出去的
  • 国际民主研究所在全球65个国家设有办公室
  • 第三篇美国两党地方政治
  • 价值观分歧推动选民把票投给并不保护他们利益的人
  • 当今美国政治重要的是你要有钱
  • 美国政治体制下的金钱价值
  • 共和党需要卷土重来
  • 党主席80%的时间都用在筹措经费上
  • 民主党与共和党温和派的合作
  • 投票反对坐在你身边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 两党互斗迫使明尼苏达州政府闭锁
  • 共和党正试图将党派选举扩散到地方
  • 让参与民主政治的人明白事理是艰巨任务
  • 如果我跳槽到民主党,共和党就会变得更加极端
  • 后记 赴美专题调研美国两党的体会
  • 致谢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