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在信息相对封闭和资源相对稀缺的工业时代,机器思维(工业思维)下的“成功学”与“科学管理”大行其道。然而一夜之间,底特律宣告破产,诺基亚被收购一批批巨头轰然倒下,三维世界对二维世界正式下了战书。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决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进步,更是一次商业的进化,是一场思维的革命。2014 年恰恰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元年。

资深风险投资人、自媒体“B 座12楼”的运营者——大象、蔡博士与飘泊一柳三人,基于丰富的行业案例与实战积累,首度在《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移动浪潮下的新商业逻辑》中提出: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去中心、异质、多元和感性的。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强烈的情感诉求,以及自传播的媒体属性,让产品本身成为一个有机生命体。

互联网并不是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工业时代的延伸,它彻底解构了工业思维,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商业世界。

推荐与互联网、商业有关联的人群阅读本书。

项建标,网名大象

盈开投资创始合伙人,B座12楼发起人。

长期从事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对创新商业模式有研究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书中的部分案例即为盈开的投资项目。

蔡华,网名蔡博士

B 座12楼联合发起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曾创办网络教育公司多年,作为投资人投资过多个TMT相关项目。

柳荣军,网名飘泊一柳

B 座12楼联合发起人。专注于TMT领域的早期投资。浙江大学自动控制系本科、MBA,原华为公司研发体系主管。

作品目录

  •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 序 互联网思维,一个标签或者一种观念
  • 前言
  • 上篇 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没有普及
  • 第1章 一场正在发生的革命
  • 1.1 那些陨落的巨星
  • 1.2 从底层开始的断裂
  • 1.3 疯狂比特币
  • 第2章 消费者重获主权
  • 2.1 一个沉睡已久的理想
  • 2.2 “丰饶”唤醒了消费者主权
  • 2.3 难以维系的垄断
  • 2.3.1 万恶的“资本家”开始讨好
  • 2.3.2 媒体的话语霸权分崩离析
  • 2.4 连接的惊人力量
  • 2.4.1 圈层:人际关系的扩展
  • 2.4.2 社群:社会关系的再凝聚
  • 2.5 见面就是亲,有心就有爱
  • 第3章 断层时代的商业速写
  • 3.1 消费者主权时代的用户特征
  • 3.1.1 得“屌丝”者得天下
  • 3.1.2 无粉丝,不品牌
  • 3.2 消费者主权时代的理想产品
  • 3.2.1 “爽”:体验超出心理预期
  • 3.2.2 把复杂做到简单,把简单做到极致
  • 3.2.3 爱是衡量产品体验的一道“金线”
  • 3.3 消费者主权时代的理想创业
  • 3.3.1 “以用户为中心”
  • 3.3.2 重视感性思维
  • 3.3.3 “纯粹,也是可以成功的”
  • 3.3.4 从超级产品经理到系统架构师
  • 中篇 你以为的都是错的
  • 第4章 是体验,不只是产品
  • 4.1 一场10亿元人民币的赌局
  • 4.2 不要再换厨师了
  • 4.3 不是产品做了什么,而是用户体验了什么
  • 4.4 产品体验的3+3法则
  • 4.4.1 产品体验的三个层面
  • 4.4.2 从三个角度说产品
  • 4.5 产品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 4.5.1 专注:找到产品发芽的种子
  • 4.5.2 快速验证,不断试错
  • 4.5.3 唯快不破:从瀑布模型到迭代进化模型
  • 4.6 极致体验:做重你的模式
  • 4.6.1 爱康国宾的创业故事
  • 4.6.2 创业本身已经很“轻”:我们都喜欢四两拨千斤
  • 4.6.3 做重模式的本质是提升产品体验
  • 4.6.4 “人”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 第5章 是用户,不是客户
  • 5.1 “客户是上帝”
  • 5.1.1 “客户是上帝”是怎么来的
  • 5.1.2 客户真的是上帝吗
  • 5.1.3 客户是货币持有者,而不是“货币选民”
  • 5.2 用户思维的三大特征
  • 5.2.1 特征一:用户思维是一种打动的思维
  • 5.2.2 特征二:用户思维是信任与认同的思维
  • 5.2.3 特征三:用户思维是社群运营的思维
  • 5.3 用户帮你跨越鸿沟
  • 5.3.1 创新路上的鸿沟
  • 5.3.2 用户成就小米: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 5.3.3 从众筹出发
  • 5.3.4 品牌是用户赋予的
  • 5.4 给用户持久体验来挖掘深层次需求
  • 5.4.1 他们都是你的用户
  • 5.4.2 用户需求的冰山
  • 5.4.3 获得用户并找到冰山下的“内在”
  • 第6章 是传播,不是营销
  • 6.1 Surface RT:巨资营销难挽败局
  • 6.2 新营销的三个机制
  • 6.2.1 驱动力不同
  • 6.2.2 路径不同
  • 6.2.3 信任机制
  • 6.3 产品即媒体
  • 6.3.1 极致产品的媒体属性
  • 6.3.2 情感体验的媒体属性
  • 6.4 市场即对话
  • 6.4.1 说人话
  • 6.4.2 参与感
  • 第7章 不一样的赢利模式
  • 7.1 不止从功能赚钱
  • 7.1.1 从功能赚钱
  • 7.1.2 从服务赚钱
  • 7.1.3 从平台赚钱
  • 7.2 免费模式
  • 7.2.1免费不是伎俩,而是新经济范式的基础
  • 7.2.2 免费的背后
  • 7.3 按用户估值
  • 7.4 寻找赚钱的通道
  • 第8章 是管理,更是协同
  • 8.1 管理创新是最高层级的创新
  • 8.2 “失控”的管理
  • 8.2.1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 8.2.2 帝王心术
  • 8.3 从野蛮创业、精益创业到协同创业
  • 8.4 协同的五个原则
  • 8.4.1 使命是企业的终极承诺
  • 8.4.2 企业是一个社区
  • 8.4.3 让信息自由流转
  • 8.4.4 善用协同工具
  • 8.4.5 告别大象,化身蜂群
  • 下篇 分享一个本书作者的互联网思维案例
  • 第9章 “B 座12楼”,一个自媒体的创新实践
  • 9.1 “B 座12楼”的缘起
  • 9.2 顺势而为
  • 9.3 “死磕”和极致
  • 9.4 快速和迭代
  • 9.5 跨界和创新
  • 9.6 组织与协同
  • 9.7 粉丝与口碑
  • 9.8 社群,商业的未来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