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摄大乘论讲记
反馈
书名
摄大乘论讲记
作者
释印顺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101078558
出版年
2011-4
出版社
中华书局
页数
363
定价
28.00元
标签
哲学
宗教
豆瓣评论
莊铁直
印顺法师此书的意图不限于讲明白《摄大乘论》,而是在文献细节上分剖古今唯识学的脉络,使人明白并非仅有玄奘所传是唯一的「正宗」,实则唯识一系的经论存在微妙的差异,这也导致后学无法看清唯识思想的多样。将这些纷繁的线索抉择以示后学,法师厥功甚伟。
10-07
梵瀛
看完了,以后如果有空会重看。
11-17
Liredeslivres
阿僧伽略释究竟…标志瑜伽系唯识论终成之作,薄伽梵,阿赖耶,为解一二,研读数时日。全书十品,序论终三分,如黑格尔大逻辑体系框架清晰,章法伸张自如,义析证论逻辑自洽,读来启发甚多。
06-07
iLiJi.cn
摄论把大乘的无分别智讲的最明白,可是有印师注释及法师讲解后,还是佛缘不够十不知一,惭愧
09-27
白胡子
20,世亲释论说:凡情妄执的遍计执性是没有实体的,若执以为有,就是增益执;圣智悟入的圆成实性是有实体的,若反执为无,就是损减执。至于依他性的增益损减完全没有谈到。无性释论说:在遍计所执性上唯有增益执,不会有损减执,因为损减执要在有体法上才可以生起,遍计所执性既无自体,当然没有损减执。在圆成实性上唯有损减执,不会有增益执,因为增益执要在无体法上才可以生起,圆成实既有自体,自然不会生起增益执。依他性既不是实有的,便不落损减;又不是实无的,所以不堕增益。二师的解释,同样地主张不可执遍计性为实有,执圆成实性为都无,才能正见缘生法相的中道。41,心意识三。此书读至五十六页。其余待《大智度论》下册读完。
06-25
Kobeason
算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真正读懂多少就另说了,慢慢熏吧。。
01-28
桂魄梅妆
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互为因缘,如炷与焰辗转生烧,又如束芦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
12-11
西与西牧
这是前年所审读之第二部论,花了很多时间疏解唯识之名相,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完全读懂,只是握住了最核心之脉络。这还得多亏了那位功底极深的老师,真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况且他一个人教我们两个人,彼此面面相对,我们怎敢不用功。
11-17
㺯春公子
摄论所摄大乘不共小乘的十种殊胜,要为唯识所宗,然而印师之讲更揭示出,印度瑜伽行派诸大师思想实有微妙不同,甚至真谛三藏和玄奘法师译本亦各有理解不同造成的差异,我辈愚钝不能会通,唯知一止一而已;此读于依他起上离遍计实,无所得证悟圆成实,外境无内心有,所观境空、能观心亡,以知依他如幻种种略有所感,惜不能深
07-14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