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Lee
    东汉政府制度化的收集民间谣言,监督评估州郡吏治。以舆论监督和社会力量作为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的补充,实现对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12-17
  • 山止川行
    偏学术研究也很有趣,也能从中体会到一些一脉相承的民族特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书里最后说的,“谣言可以算是集体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02-11
  • PetyrH
    风俗演义是古代的走近科学吗02-05
  • null
    看似论述了很多,但又啥也没说。10-28
  • 逛街老冲
    令人惊喜的是,汉政府将谣言/谶语视为民情的一种特殊反映,这就是最大的民情。吕宗力先生史料搜集与分析的能力令我暗自生羡,嗨嗨!10-27
  • 世界需要超越
    有些啰嗦,讲复杂了。谣言一定程度反映着人心,肉食者当思之。01-27
  • 还行吧,有点意思,就是读起来有点枯燥01-18
  • 那陌Namol
    “但统治者有时凭借‘谣言止于智者’论述,在与谣言的战争中抢占智识制高点,居高临下地蔑视、贬低谣言类信息,以及相信、传播这些信息的人,希望令信谣、传谣者不证自明地成为愚者。”这句话放在这几年看,太精辟了01-17
  • 塞壬的沉默
    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是关于破除对汉朝刻板印象、公众号谣言的内容,没想到是字面意思,讲的真的是汉朝的流言,很硬核。01-17
  • 扭腰客
    不管历朝历代,“谣言四起”的根源,首先在于经济摇摇欲坠,其次在于政治上高压打击,再加上官方信息渠道不透明甚至不作为,口舌上星星点点的“谣言”,最终就会演化为王朝更替的“燎原野火”09-06
  • 刀叢中的小詩
    《汉代的谣言》——与《清代文字狱》遥遥在历史长河的首尾,同览更佳,历史细节中的一种完整性。本书所列的流言、讹言、谶言种种,乃至帝王创世神话等,它们貌似正当,可笑,尴尬,而且充满了误解、虚荣,还有一些愚蠢的仇恨,最后都无法回避地指向一个地方:历史的真相。我们要寻找历史的真相,还要从主观真相中提炼并接近客观真相,这就是历史学家的工作。真相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之源,我相信人类在需要谎言之同时,更需要真相。07-09
  • ghost
    尽管历史上知识分子对谣言的评价不高,甚至有意诋毁,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消息闭塞的古代,谣言作为非官方消息,因其含糊不清和新奇刺激而受到广泛传播。凝聚了集体意识的谣言能反映社会对政治动向的洞察,对统治阶级起到警醒的作用;统治者也会借助谣言加强统治或打击对手。在书中所选择的汉代,由于民间信仰驳杂,神秘氛围浓厚,谣言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重要的政治影响。在他抽丝剥茧的分析下不难看到,从刘邦的建国神话,到汉宣帝的意外继位,再到王莽篡汉和刘秀称帝,汉代每个重要节点都有谣言的影子。他们或是刘汉王朝宣扬正统的政治神话,或是不知其所起的流言蜚语,或是精心炮制的谶言,以隐蔽而阴柔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控制着民意。作者对谣言的研究为学界了解被史籍忽略的民意提供了新思路,可惜还有更多谣言散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10-23
  • 籀门
    感谢尔文赠书。对材料竭泽而渔,参照西方的理论进行详细的归类。放在当下的环境中,起到了更好的效果,更有让人会心一叹之处了。06-26
  • 卧听南窗雨
    本书通过探究徘徊在两汉大地上的谣言幽灵,揭开了流言与讹言、妖言、谣言(民间歌谣)、谶言与谶谣、政治神话与民间戏语、谣言与舆论监督等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明白“谣言止于智者/真相”只是两汉人的荒诞笑话!06-30
  • 我本善良~
    从谣言的来源到载体以及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全面分析了汉代的谣言现象,将传说中的神秘现象一一展开。06-19
  • 三清喵
    吕宗力先生的经典力作,可与栾保群先生的《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互相印证。全书对汉代谣言的概念界定、类型区分、社会影响,以及理论升华,都有精辟的见解。其既对学术动态密切关注,又对基本文献娴熟运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难能可贵,值得推荐。倘若与姜望来先生、游自勇先生的博论互相参考,想必会有更多斩获。宋初三大疑案,亦常与谣言有关,此点不得不察。06-01
  • danyboy
    读过旧版,写作时受益良多。新版和旧版相比,除了如作者在修订后记里所写对正文的略作修订外,主要是附录全部替换了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