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苏梦被
    不知道译者是出于何种考量(同为翻译从业者实在不想说是不专业)才导致译文与原文有这么多出入,不管怎么说,作者的“partner”H不该粗暴翻为女友12-24
  • null
    虽然他们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还总爱把生生死死的玩笑挂在嘴边,但他们仍然是那个小孩子,高中毕业时武断地在大学申请表的“医学”专业一栏打了勾。他们像你一样,只是一个脆弱的人类。谢谢你们的聆听。05-12
  • 千千
    我特别不认同作者在最后抨击NHS时那段说给患者听的话“你在医院里的经历可能是很痛苦的,但对于他们来说,痛苦只会是成倍的。”实际上对于患者,“可能”二字完全是多余的,任何一个走进医院的人已经处于痛苦中。高负荷的工作和上层行政管理部门的剥削严重损害了公立系统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同理心,所以这本书看起来会那么“爆笑”.但我不认为任何一个人作为患者方从这本书看到自己的影子会笑得出来。Pain is real, and living. 09-18
  • 仙命
    书名low爆了,导致我一直提不起兴致去买一本来读,可开始读下去,渐渐一页一页放不下。所谓爆笑,我还真没体会到,更多感受是英国妇产医生的累,累到死,忙,忙到死,同时还伴随着随时被恶意投诉甚至吊销执照的危险,如此仁心的医生,用信念苦撑着坚持着,最后却带着遗憾退出了他的舞台,不能不令人唏嘘。最后几篇又轻松直转心酸,看的好难过。我没有医生同学或朋友,真心不知道国内的医生生存状况如何,是否也像作者一样挣扎在心理崩溃的边缘。但看着门诊候诊的长排,也许我能稍稍原谅了拿几句话就打发排了一个小时队的我走人的专家大夫们。07-07
  • danyboy
    笑话是一种根植于具体文化的文本,所以除了苏联笑话,一般来说外国的笑话并不总是能让我发笑。这本书有不少段子还真是挺好笑的,具体来说:凡是篇幅短的,都比较好笑,像段子,冷笑话居多;篇幅一长,故事就复杂了,令人五味杂陈,甚至颇感悲凉、悲伤。书的内容就是一个英国医生记录了行医生涯的点滴,不像中国的那种,没有榜样,没有典型,更没有歌功颂德。亮点:收录了形形色色匪夷所思的病人情况,特别是自慰方面的,堪称少儿不宜。再加上书对英国医疗体制的辛辣嘲讽,使得这类书籍在中国绝不可能出版,更不可能得到卫生部门的”有则改之“,只能口传,连发到网上都要小心丢掉工作哦。07-31
  • *OMG42*
    中译故意把同性伴侣变性成女性,歪曲事实令人恶心,建议读英文原版02-17
  • 钟螺
    书名和推荐文案可太下作了。书本身非常好,苦中作乐的劲头儿里又真有严肃的关怀和理想主义,使我时时想起一些正在岗位上奋斗的医生朋友们。把职业复归回人,用共情来唤起理解,感觉在医院等候室里可以放几本。英国大夫过度加班情况竟然比中国还恶劣,确实有点没想到。12-31
  • 灰糖
    一星是给翻译的。"15 quid"(15块钱)能译成“15枚硬币”,"laid on refreshments"(准备茶点)能译成“喷香水”,"play House"(扮演豪斯医生)能译成“玩过家家”,说明译者对于英美文化毫无基本认知。更绝的是,译者遇到读不懂/谷歌不出来的部分就开始胡编乱造,往往又能把故事说圆,以致于我虽然屡屡觉得内容莫名其妙/翻译有问题,但直到快读完浏览微信阅读别人的评论时才发现上述种种谬误。建议译者改行当作家,干翻译屈才了。(原书值得四至五星,丧气版/妇产科版的James Herriot)06-21
  • 撒旦的表妹
    一边读一边时不时神经质的爆笑,都能脑补出作者作为医生出诊时的腹黑毒舌态,可他偏偏不让你笑到最后,最后一篇的能量盖过前面所有,合上书竟然有点难过。医生也许能应对各种复杂的病情,却未必处理得了悲恸。(翻译恰到好处,书名负分)06-24
  • 杨晔
    每个职业背后都有无人知晓的付出和困境,医生尤为特殊,因为直接面对生命。医生练就了一颗肥大的心和超强的泵血能力,其实也就是跨越了“自我”的束缚,成为自在的人了。05-20
  • mi4444d
    作者明明是 gay,却把人家的 partner 翻成女朋友,有意思吗?05-12
  • yuntzucccccc
    一边读脑子里一边出现很多记忆片段……作者的幽默感真是太棒了。看完打算把李医生的生日礼物预算提高一千块钱(。05-25
  • 黄二刀
    【在急诊室给病人开了事后避孕药,然后她问我:“昨晚我跟三个人睡了,只吃一粒够吗?”】让人又哭又笑又崴脚的书,昨日下印,五月见面。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