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小栗子708
    通过善书研究明末清初儒学宗教化的方面,想法很好。在材料的选择上,与王汎森《毛细血管》和《十论》中几篇文章有相当大的重合。07-11
  • 李马克
    大受启发,许多疑惑得到了解答05-30
  • 种桃归去饭胡麻
    2019.10.11作者点到诸如了凡《功过格》和《太上感应篇》等劝善文,均不出“只讲积善而不讲改过”的主旨。讲得通俗便是,只要有能力不断扩大善事,就可以无须关注如何面对恶行问题。按这种“功过相折”的逻辑推导下去,就会得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基因逻辑。2019.10.13对于明清之际儒家的劝善运动,我觉得主要是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导致学术态度偏向“宗教化”的趋势。这种由于学术下移导致的宗教化现象,是这一课题研究者绕不开的议题。本书作者对劝善运动的把握重心有点失衡,高谈阳明后学的思想内容,所选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对来说还比较全面,但孤点式的案例毕竟还不足以撑起构建明清两朝的“劝善思潮”的历史框架。10-14
  • Nemo
    为了写论文买的。与作者吴震教授有过数面之缘。很佩服他在学术上的深耕。09-26
  • DUZQ
    作者认为汉学家虽学问上抨击宋学,但在日用道德上却延续宋代学者。认为学问与日用道德有一个断裂。并以惠栋对感应篇的注为例。感觉并不是特别妥当,惠注汉学特点甚为浓厚,几乎未引宋学经典及四书。造成这样判断的原因大概缺乏对于汉学之产生以及礼在汉学中的地位的探讨。08-12
  • 唐皮约特。
    功过格,改过格,功课格等研究的明清思想转向,ps晚明儒学宗教趋向和儒学因果报应观这两个方向有没有什么资料可以分享一下,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01-03
  • 朱颐钊
    晚明以降的所谓的「劝善运动」,实际上就是「满街都是圣人了,那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展开(细分来看,可有余英时「觉民兴道」等不同来由)。在一过程中,王学从主张变成了运动,又从运动变成了弥散开来的社会自觉。在「后王学时代」,无论在论理上对王学持有何种好恶(即「不管新建不新建」),都要卷入其中。概括来说,即有儒家的宗教化、儒学的伦理化、儒者公知化(当然每一重概念都需要深刻辨析),功利化的(福报、感应之说)、可视化的(诸种仪轨如告天、告上帝、省过会、鬼神报应等,乃至于入清之后的「礼学」)甚至是量化的(功过格、人谱、《圣学入门书》)等诸般实践手段遂纷纷登场。此一过程于20世纪以后的儒家复兴,也有遥相呼应之处。本书亦可与王汎森、包筠雅、李孝悌等人的研究参照。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