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4G小u盘
    记流水账,乏善可陈。10-15
  • 深情的艾老师
    印度洋地区的文明与逐渐衰亡06-03
  • 东虹路旁人
    读完此书2019# 第三十八本,在书中,葡萄牙人、英国人、尼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比利时人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幕幕发现与征服的戏剧,书中对于另一方黑人、阿拉伯人也采取了客观描述,并未釆用一味如受害者般的描述。当然情节松散亦使此书阅读起来并非轻松。05-19
  • 神奇
    长篇的科普,主题有点分散06-17
  • 吴鸭嘴
    内容好散,纯叙事,也没什么理论分析06-09
  • 韧勉
    从伊斯兰到西方殖民侵略,五百年的印度洋风云政治史,国内印度洋相关的海洋史通俗著作甚少,本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书中存留大量彩图地图文图档案,方便读者直观了解这段惊心动魄的冒险史。12-22
  • 段段
    堆材料而已,给个苦劳分06-11
  • 聚洲
    106。太散了,搁这记流水账呢?10-15
  • Adolf hitle
    一部跨越千年的印度洋区域历史,展开丰富的被遗忘的角落03-21
  • 宣宁铁骑
    一本早期探险者斯皮克的传记变成这样的一本书,估计作者自己都觉得那些早期殖民者不堪到实在没法子做一本书主角。08-18
  • DRYJIAYOU
    很有意思的一个题目,可以总结为“印度洋本位主义”,作者也确实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基本上按照编年史的体例娓娓道来,论述也基本上脱离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窠臼,还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比较可惜的问题在于整本书可以更类似于“发现印度洋”这种命题,长于叙事,少于议论,印度洋究竟如何成为一个帝国,季风的影响究竟几何,印度、非洲、阿拉伯半岛、西方乃至东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其体系如何,分期如何,等等方面都可以大加拓展。04-17
  • 扭腰客
    材料丰富,可惜烹饪手法不佳。既然都叫“季风帝国”了,那是不是从气候入手,捋清楚印度洋的文明形态,再往上分析自给自足时期、被殖民蹂躏时期以及迎合殖民时期比较好呢……07-08
  • 后浪
    主流历史著作中读不到的印度洋文明交流史!04-10
  • 加藤惠
    段子集,前二十页目测三处硬伤,弃坑。适合作为厕所读物。05-22
  • 维舟
    3.5星。面向大众的通俗史著,旨在给读者一个基本概览,可读性强,观点创见则弱,也没有像布罗代尔的地中海史那样提出理论框架。以往国内译介的印度洋论著,多着眼于地缘政治(如《印度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这些常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本书则适合作基本的知识性了解。05-12
  • Tradition
    还行吧,写印度洋历史的,印象最深的是写黑非洲的津巴人,食人族,整个族群看到活人和活物全部吃光,葡萄牙和苏丹们在蒙巴萨打的差不多了,整个津巴吃人族在城外,等葡萄牙人打败苏丹破坏城池抢完所有东西后,和津巴人达成协议,剩下的蒙巴萨人都给他们吃,结果全被吃光。黑非洲史确实够黑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