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July
    看多了因炫技而不知所云的短篇,再看看这本书,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满足感。基布兹这样一个小世界,每个人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但每个人都有广阔的心灵图景,被巨大的集体主义包裹着,投射出了孤独。06-13
  • 可叵
    太好了。谁能想到我是搜索阿伦特的《朋友之间》时偶遇到这本奥兹呢。07-09
  • 人人热衷于创造乌托邦,奥兹的笔下封闭的基布兹,合作社里他们的停顿、失落如同横亘在我们上方的阴云。孤独无解,失落无终。08-28
  • 半半
    单独不是孤独,和另外一个人的连接才是孤独,觉得奥兹一直是在写这样的“孤独”。特别喜欢的是《两个女人》和《世界语》,前者让人觉得拥有另外一个人简直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后者更加说明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巴别塔的世界。10-13
  • 某某佳哇
    基布兹或许是理想状态下的人民公社,可它却又并不那么完美。人们试图从集体中摆脱孤独,有时在集体中却更为孤独。01-07
  • 溪云
    前几篇讲人情微澜真是情真意浓,浅尝辄止,分寸极佳,笔峰指向乌托邦的荒谬与现实时,却呆板乏味,可惜。会持续关注作者。04-21
  • 基布兹群像,阴郁的气压,坚忍的气质,快速而精准的描写。“基布兹没有对孤独做出补偿。”最喜欢《父亲》。02-12
  • Berlinka
    写得我心碎。比《乡村生活图景》更精致,那以色列基布兹的地方,原来爱已经消失,白天大家各司其职,夜晚各自伤神,那无处不在的胡狼嚎叫的地方,奥兹用他淡蓝色的魔法,洒上一片朦胧的欲望和伤怀的侵蚀性月光。小说结构就像圆舞,你的配角就是我的主角,他们又坚毅又脆弱,又隐忍又激烈,又安静又突然眼里都是月亮的光辉。而没完没了的雨,腐蚀着这片乌托邦的土地,把人的水晶一般的心啊,下得碎成了一地。奥兹实在是,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小说家了,柔中带着褶皱的伤,一曲无法停顿的大提琴曲。06-01
  • 永远在等待,这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01-10
  • 恶鸟
    和奥兹其他长篇没法比,突然间人物都变粗线条漫画式速写了,没了细节。08-14
  • dharma
    第一篇《挪威国王》就美不胜收!03-20
  • 吉永雪
    深邃优美,同时又有理性的光辉。09-23
  • 纳瑞格奈
    对基布兹体制的一次反思。“马克思就是他们的《塔木德》”,无怪乎今天基布兹的异化,以色列生存环境在改变,以基布兹为代表的集体主义聚居生活也应当改革啦。(17年秋天在Negev里的一个小基布兹住过几天,感觉度度假还是挺美好的,可以发展旅游业嘛,比如Ein Gedi哈哈)01-16
  • Alain
    有如走路的速度,奥兹的短篇也鲜有激流勇进或阻塞停滞的时刻,总是像静静流淌的溪流那样自在地行进,不仅节奏令人舒适,偶尔也会溅起微澜,像把生活的伤心与忧愁打了个蝴蝶结,身处溪流中的人们无法溯洄至上游以反思并追寻答案,他们仍是不疾不徐地向前流动着。04-24
  • 把噗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0-11
  • 云也退
    只要亲友圈里有过非正常死亡的人,只要曾有自己熟悉的名字被某种暴力从世上抹掉,你就会不一样,就连你的咳嗽都会带上一种资深的气质。这就是奥兹笔下的基布兹人民。还是那些景:沙漠,胡狼,马粪,橘子皮,别人家害羞的闺女,承受一切的公社书记。在更多地讨论未来的时候,话题就被刚刚发生的边境冲突给打断了。推迟,再推迟。在奥兹这里,即使大半辈子都在听取那些熟悉的、平淡的话语,那话语之间的沉默也始终有着好好写一写的理由。08-23
  • 哎一古熊社长
    奥兹写基布兹。这里虽有种种问题,但最后一篇《世界语》,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还是异常令人感动。更喜欢小说中那些情节以外的东西,星光下的漫步,废墟中的独坐,尘土中的那一点空白的时间,都是生命里茫然与诗意交杂的难以复刻的一瞬。10-23
  • 渡边
    写得太好了。另一本《乡村生活图景》,背景是颇具社会意义的以色列集体公社基布兹。在这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生活着一群“充满耐心、疑虑和怜悯的人”,他们白天各司其职共享所需,但在晚上仍无法抵御孤独、残忍和苦痛的侵袭,奥兹实在太会写这种柔中带伤的人物和故事,舒缓的行文让人不由放慢读速,完全浸入他所独创的淡蓝色氛围之中。11-26
  • Aulis
    四星半。“唯有孤独恒常如新。”/《小男孩》一章差点看哭,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永远不会懂。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