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姓名名
    全新的世界看二战的暴虐08-02
  • 黄不知
    “为什么有的动物只花几个月就能克制自己掠夺和杀戮的本性,而人类,虽然经过一个又一个世纪的修炼,却能很快就变得比野兽更野蛮?”安托尼娜的困惑,亦是一个黑暗时代中所有善念之人的艰难发声。一个将乳猴、雏鹰、幼狮、狼崽、负鼠放在小洋楼里朝夕相处,让嗷嗷待哺的儿子与狮子、黑猩猩宝宝一同学步,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会养小猪当宠物的动物园长家庭,在战争期间担当起了藏匿与联络反抗力量的重任,正义、果敢、有勇有谋,无数次化险为夷。纳粹将文明社会强行退化成了充满动物性的原始生存空间,主张磨灭人性的优胜劣汰;安托尼娜和家人一力保持住了动物世界中温暖光亮的生命力,凭智慧和勇气救助他人,也努力保护身为文化救亡标志之一的动物园,太厉害太了不起了。07-31
  • 可燃湿垃圾
    非常喜欢前几章的环境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后面战争所造成的惨状对比显得尤为残酷。07-11
  • 个人认为标题有误导性,但是应该不是译者的问题。标题让人误以为是讲女性力量的书,然而雅安和瑞希都不见得对园长夫人这个妻子和母亲有足够的尊敬,园长夫人客观上在战争期间体现了好的意志品质,主观上却没有对自己足够的自爱和自尊。这本书对于我而言更多的价值在于对纳粹的思想有进一步的理解。06-05
  • 落阡
    “猞猁猞狸,我是山鸡”。06-09
  • 江米条儿
    战争中的女性除了勇敢和坚韧,还有温柔、慈悲和乐观,不只是拯救人的生命,也用这样一座伊甸园拯救人的灵魂,让暂时躲避在动物园的人和动物在如此紧张的局势里有吃的有住的有穿的,还有一些微小的快乐。作者从动物园着手,讲述波兰人民在二战中遭受的杀戮和屈辱,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不屈不挠的抗争,隔都外的人冒死拯救隔都里的人,男人女人小孩子都加入到反抗纳粹的阵营里。从动物的角度来看待纳粹的种族主义,即使复原了已经灭绝的动物,但是更多的还是对动物的杀戮,纳粹一方面表现的变态的热爱动物,一方面又会以猎杀动物为乐,所有的生命都被视为草芥,说到底复原欧洲原牛和欧洲野马不过也是为了猎杀。05-30
  • zwhy0304
    战争中的华沙动物园,安托尼娜接待了300多位“客人”,这些客人都重新拥有了动物的名字,是黑暗世界里温情的小小乌托邦。05-19
  • 棠棣之华
    当黛安娜·阿克曼在数十年后的华沙古井旁驻足,尝试想象安托尼娜如何向上眺望,等待生命之水注入她的壶中时,我们也由此确信,这是一个女人尝试追忆和重述另一个女人及一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的故事。很奇妙,当我们提到自然书写时,往往想到的是如《瓦尔登湖》一般宁静、恬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容人在其中游走,人还自然以笔墨的关系。本书却以诗意的语言记录了二战时期华沙一间废弃的小动物园中的故事,在丈夫奔走在外积极营救隔都里的犹太居民时,安托尼娜坐阵于内,同时保护着屋檐下逃过一劫的动物们和那些将这里作为中转站渴望逃出去的犹太人们。于是我们得以看见“这里的动物有人的名字,而这里的人顶着动物的名字”。他和她和它彼此对望,倒映出彼此眼底的畏惧、担忧,但也共享着彼此的爱、幽默与渴望。03-11
  • 郑宁素
    翻译的很差的一本书,不如看简介。03-16
  • 陈钢
    以精神受损为代价求得躯体的苟活,并不是安托尼娜信奉的生命之道,雅安认为生命离不开策略和计谋,安托尼娜则认为生命必须快乐,当然快乐并不意味着放松警惕。因此一方面,雅安和安托尼娜一直随身备着氰化物,另一方面,他们鼓励幽默、音乐和欢宴。02-24
  • 藤原琉璃君
    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读到“隔都中的一位母亲正试图给孩子解释遥远这个概念……”遥远不仅是几条街道,旅行、原野、海洋、森林…对被困的人而言,自然只存在于记忆中,丧失自然的“幻肢之痛”不仅扰乱了身体的节奏,让感官陷于难以疏解的饥渴,连世界的一些基本概念也变得难以理解。03-28
  • 手不释卷读了3天,10星吧。非常动人的阅读体验,晚点想写个简短的评 11-13
  • 毒妇脸少女心。
    四星半。作者为这段鲜为人知的二战往事呈现了详尽动人的全景式书写,投身于此的亲历和旁观也具有了残酷却超脱的伟力,整个叙述自如地在迥异的氛围中切换。故事对于动物园长夫妇俩在战火纷飞中的脆弱与坚韧的刻画堪称绝妙,整个人物形象饱满、立体。尤其透过“动物园长夫人”这个身份,让故事当中的人与动物在血与泪之间,生与死之间,光明与黑暗之间一一获得救助。这位波兰女性,既是一个普通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拯救者,她的这份温柔、坚毅,与纷纷扬扬的,夜和别离,一齐无声到爆开。一点爱也足以闪出希望,就像书里的椴树树冠在燃烧,仿佛是笼罩着光环的圣徒一样。“这座受伤的城市没有忘记他们的动物朋友”真好,值得一个爆哭了啊。05-19
  • bookbug
    犹太的古老传说中,让这个过于邪恶的世界免于毁灭,缘自少数人的善心与善行令全人类得到赦免;他们都是普通人,既不完美也无魔力,终生籍籍无名但依然选择让善永恒,哪怕身处地狱。本书所讲即这类普通人的伟大人生,一如我们熟知的辛德勒和不太了解的诸多泽高塔(救助犹太人委员会)人士。安托尼娜与雅安从战前的华沙动物园长到战时养猪场场长到菜园管理人等一系列身份的转换,不过是为了有机会与德国占领者虚与委蛇拿到隔都通行证,以暗助地下抵抗组织和众多被困犹太人,彼时的动物园即诺亚方舟,个中甘苦,读之动人,特别是书中最后安托尼娜两个反问:德军屠杀恐吓游戏时军中有人担心她抱着孩子站不住——也许邪恶心灵中还有残存的人性?苏联人劫掠时被她以对方母亲妻子姐妹之名怒吼喝退——倘若亲人之名能改变恶棍的嗜血本能,或许人类还有希望?03-10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女版“辛德勒”的故事,也是二战版“神奇动物在哪里”。藏满犹太人的小洋楼里,还藏着各种各样神奇的可爱生灵:会亲吻、会吃肉的兔子和它的“骑手”公鸡,和小朋友抢马桶的小獾,爱玩拱拱游戏的粉色小猪,会自己开笼子逃跑的麝鼠,爱喝蜂蜜酒的仓鼠,给小狐狸当“奶妈”的老猫……不管什么时候自然都是治愈心灵的归宿,从这个视角书写战争实在太特别了:它指引我们在鸟雀啁啾、牛羊低吟与人生喧嚷中,从这所有一切声音中,寻找自由与宁静的力量。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