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功能主义委员会
    虽然很魔怔甚至有些搞笑(从书名就可见一撇),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还是挺有启发的,“过去神是主人,现今的主人则是人”,费尔巴哈不过是把神与人的主宾次序调换了,他预设了一个彼岸的人,但理想的人并不存在。于是施蒂纳用“唯一者”来代替“类存在的人”,虽然这依然是一种脱离社会的,抽象的人,但充当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促进了马的反人本主义。施蒂纳拒绝被定义,“我把无当作自己事业的基础”,但讽刺的是,他还是被后人定义为安壬了,或者至少这么说,安壬用了他的思想。PS:必须得说,这书实在是很啰嗦07-07
  • iiilykke
    马克思用了多少篇幅来批判他,就表明他有多少价值06-30
  • 旧欧洲的幽灵
    这个没留下照片的男人废话挺多的,人死了我活着基本概括了他的思想08-25
  • 林中路
    龙哥推荐给我的书。我把无当作事业的基础!!05-24
  • [已注销]
    将来回到地狱一定要见见这位先生..10-18
  • 独自退场
    施蒂纳真是生错了地方,在西方他只能是个“败坏我们青年”的声名狼藉之人,要是在注重当下和现世的中国早就如鱼得水了。不过也因为在西方,尤其是在瓦解基督教的大背景下,才会诞生如此极端之书,施蒂纳也由此成了众多德国疯子中的一个。这本书破坏力实在太大了,即便我自认并非一个现实主义者,但仍感觉它是如此可怕,而我是否也以假设自己对现实毫无兴趣来逃避呢?如果施蒂纳的论述集中在形而上学而非政治学和伦理学,哪怕仅仅是以浪漫主义的名头,我是否就会立即沦他的信徒?相对于近来读的灵知派瓦解宇宙、罗蒂瓦解哲学(至于文学,则已经在去年被布朗肖瓦解了),施蒂纳直接瓦解了生活。前两者只是观念,已经或多或少被接纳,从非正常变为正常,但直击现实的施蒂纳人们无法接纳,因为人无法接受自己在现实中成为非人,因为不仅会成为非人,面对虚无12-24
  • 吕过-
    对人类的虚无主义进程分析独到,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水平也很高,感觉施蒂纳,马克思,尼采和德勒兹四个人可以组成一个菱形,施蒂纳和德勒兹分别代表了把马克思和尼采结合起来这一努力的基础和实现。很值得专门研究一下的。后面以我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利己主义时就不怎么犀利了,况且利己主义出现在好多语境里,让人简直看不明白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