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Portia
    喜欢杨绛,但是这本书感觉很多都看过了是怎么回事10-24
  • 弧弧
    就如评论所说 一本书写不出这个女人的伟大08-10
  • jerry
    心中一直重复这那句“从此,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可是,始终没有机会说出来了。09-25
  • sea
    做杨先生这样纯粹的人,真好。08-21
  • 言午多多
    作者是在呈现,呈现的东西一般,自己的想法也较少。向杨老致敬,她是一个大智慧大淡泊女士,对学术的热爱和奉献,对家庭的深情和付出,对苦难的坚强和无畏,无言感动,榜样一枚。05-18
  • 深深深几许
    各种杨绛先生的文章也能堆成传记?09-29
  • 侧耳倾听
    星星给杨绛先生,书很一般04-02
  • 小宁酱
    越忙越要抓紧难得的空闲读书呀!06-26
  • chinabluesun
    杨绛才女,人生经历颇丰,值得圈点处也极多。作者算是辜负了这样一个好题材,好传主。文笔拖拉,大段地引用传主作品而不能挖掘延伸,显得偷懒与缺乏见识。对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建国后的历史背景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离开历史背景去叙述传主的个人小故事,明显是见识与格局过于狭小。12-18
  • 面白
    320页的书中,大致凑合数了一下,约四五十页大篇幅引用钱钟书和杨绛的诗及文章,对这些,作者分明有自己的见解,但做法是借他人评论宣之于口。不喜欢这种写本书还要拉他人垫背的做法。其书在最后,很突兀的写到自己问杨绛对张爱玲的看法,杨绛的评价十分不好。作者给出的解释是对文学的热点问题“都”要问一问,然而文学的热点问题十分多,不知作者是单问了这一个,还是“都”问了却单写这一个。个人的看法,这种问题问便问了,不应该拿出来写,分明是挑起事端的做法,有借题发挥、借势炒作的嫌疑,感觉上,用心和动机都不善。对于了解杨绛生平,有一定帮助,却不是那么大。唯一令人动容的是叙述钱钟书父女相继离世那段。书非常一般。05-26
  • cbsbc
    好多摘抄- -最匪夷所思的就是笔耕不辍这章。。。10-07
  • narcissus.C
    罗里吧嗦,重复甚多。传记果然还是得看自传09-12
  • 镯子
    觉得书最后杨评说张的那段颇有意思,或也正是我阅读趣味的变化使然05-10
  • 六楼是顶层
    这三颗星完全给杨先生,这本书作者就是用杨先生的各种文章拼凑的。没有什么文学价值。03-08
  • 青意の远远
    真厉害,把《我们仨》的第三章所有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就能出本书了!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