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很好看,就像讲故事一样讲述很多真实的现象,并对此做出思考。值得一看,至少可以开阔视野。目前看了一半,还在继续~11-10
  • 火山
    这本书的逻辑是按做研究的思路来的,可惜理据不清,且结论不清。研究对象是所有厌女的情绪和现象。我觉得在台湾这种情绪还有,在大陆我并没有怎么体会到,这话是放在同一经济文化层面而言的。不过论题算新鲜。10-28
  • riverlink
    内容重复度太高,章节标题略有逻辑线但每章内部就乱排了,车轱辘话来回说。主要就是资料堆砌,启示作用高于解释作用吧。不认同末尾几章的“矛盾性”观点,过度贬抑和过度吹捧都是强加臆想出的品质于女性,本质上都是厌女,不存在冲突。06-11
  • 秦南秦
    收罗世界各地点滴,汇集成册论述社会结构与厌女强度之间的正向关联,试图全方位解读厌女现象。满篇的括号引用,看得眼花。越看越不对味,咋感觉像是反串黑呢?有些结论不敢苟同,当故事会看看还是可以,当科普就算了。“我将厌女称为一种男性「病态」,便是假设它代表一种男性精神官能症或抑郁不安的普遍状态。”06-07
  • 明天会更好
    唉,其实我有时候也挺厌女的08-28
  • 豌豆
    还可以。厌女是不治之症07-19
  • 緇素帖
    论述得比较一般。。主要有点铺陈材料,思路谈不上高明。02-28
  • 无念
    典型的民科著作。作者有失偏颇 找了很多资料然而…………………………………………做查资料用都嫌不够格。当故事会看看还是很不错的。给出的结论也是一塌糊涂。06-21
  • 刀叢中的小詩
    《厌女现象》——在母系氏族的神话崩塌之后,伴随着人类文明始终的,是一部厚厚的厌女史。其间种种,不忍目视,不堪卒读;而厌女的种种怪现状,深入社会的肌理,紧扣历史的脉搏,如果不怀着一些对人类命运的高度自觉,经过几回猛回头,才能有所惊醒呢?将女性“物化”乃至“污化”“圣化”都是一种厌女行为。人类如此矛盾——他们是如此聪明,却又如此无知,将自己常常置身于两难的境界中:我们歌颂生命,却又如此厌弃生殖;我们惊惧死亡,却又如此安然麻醉。07-30
  • 程貘
    如作者所说,是将前人观点加以补充所作的折中性整合。12-08
  • 活幻の廢物
    與強調厭女的結構性原因不同,作者認為男性關於女性的內在心理衝突才是更重要的原因,也只有這樣,男性有改變自我的可能,進而改變厭女現象【結構問題不好改變。ps.按照這本書的敘述,對我來說,把男性改成女性完全適用,厭男無疑了。02-09
  • 水木聿子
    作者将‘“厌女”简单地定义为“对女性的厌恶”,并大量列举实例证明厌女现象是作为普遍化的,渗透在各种文化中,所以整本书像是大杂烩,从人类学到文学,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弗洛伊德,似乎什么都往里面放了,但是关于厌女理论,却只是“折衷整合”,行为结构比较清晰,阅读体验较无聊,并且作者理论整合并没有做到特别完整。不过,作者挺可爱幽默的,突然来一句“对不起,弗洛伊德”和“感谢上苍”,我还是笑了出来的hhh。02-16
  • 1éa
    整个世界的厌女文化原来都这么相似……本书更多地是世界各地厌女文化的实例,理论性较弱,但仍旧值得一读09-28